第41部分(第2/4 頁)
輩手中還有侄女兒聚眾顯聖,亂傷人命的證據呢,你們先處理家務事要緊,我們這兩個閒人就先回去了。當然,要是你們非要留下我兄弟二人旁觀,我兄弟少不得要為江家宣傳一下大義滅親,手刃親女,維護修行規矩的壯舉。”
易謙翔的話中既說明江君龍才是江家目前的大敵,又威脅江家,要是敢動他們一下,他們一定會把江家小姐濫傷無辜,江家庇護不說,還要殺人滅口的事情,沒準還會捎帶上江家兄弟的齷齪事。他們不知道,不代表其他人也不知道,有今天的訊息,相信很多人能從易謙翔所知的東西推測出許多江家不願意讓人知道的東西。
易謙翔這番話不能說說的不好,但是他忘了,江家是個勢力,不是一個個體,他利用這個威脅江家,江家跟不能讓他離去了。當然,一般來說,易謙翔和馮青玉要是什麼大派弟子,現在少不得抬出師門以求脫身。假如馮青玉現在說他就是茅山的馮青玉,相信就是借給江家十倍的膽子江家也不敢對他說半個不字。但是易謙翔這麼一說,就明顯說明兩人不是大派弟子,也就讓江家擔心的同時也放了心,至少擊殺了他們不用怕惹上什麼惹不起的勢力。
這些人一直跟著江君虎,自然知曉江君虎的行事風格,江家想要崛起,用一些非常手段不可避免,這幫人早就習慣了,現在易謙翔二人知道不該知道的秘密,被滅口不可避免,當然,這兩人貌似並不好對付。不過道士並不放在心上,貌似不好對付的人死在自己手底下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道士聽了易謙翔的威脅,冷冷一笑:“我要非讓二位留下呢?”說話的同時,道士突然出手,兩隻手忽然變成爪狀,突兀從袖口伸出來,向著易謙翔和馮青玉的脖頸就去了。
馮青玉雖然也下過幾次山,但是江湖閱歷還是很淺,準確的說,他只下過兩次山。一次是修行人都跑到東北老林去搶寶貝和神獸的時候,馮青玉奉師命去過一次長安,為的是感受大都威壓,以助他突破一個修行桎梏。
第二次就是龍虎山下英雄帖討伐東海的時候,茅山只派了他一人下山,雖然只是一人,卻是一大戰力。茅山為什麼只派他一個呢?因為他只是茅山的三代弟子,修為卻力壓各派二代弟子,就像龍虎山下任天師張成宣,五行門的下任掌門水仙花都不如馮青玉,要是再派下優秀弟子,免得有壓人的嫌疑。
現在這道人出手就要取二人性命,馮青玉恨不得一掌斃了他。易謙翔光看那道人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早就叮囑馮青玉不要出手,他的一手茅山道術太過顯眼,不到萬一,還是不顯露的好,就這幾條小魚,易謙翔想要全部擊殺也許有些困難,但是想走還是簡單的很,至於江家,易謙翔已經記住他了,以後少不得要找江家的麻煩。
道士出手雖快,易謙翔更快,雙手各出現一柄劍,迎著道士的雙手斬去。道士也不敢用一雙肉掌硬接,迅速收回雙掌,身體也往後退去。易謙翔卻沒有乘勢追擊,而是和馮青玉御劍而起,往潞州方向電射而去。
刷刷刷,又是幾條身影攔下了易謙翔二人,為首的是一個和尚,看著慈眉善目,其實卻有人仙修為。當然佛家自有不同的修行,不過實力相當。這個和尚手中是一條水磨禪杖,個頭和坐虛和尚的不相上下,不過易謙翔還是覺得坐虛和尚的禪杖好些。跟著和尚的四人都是俗家打扮,不過和那道士一樣,都是真人,實力和道士比,要差上一些,不過也差不了太多。
這個和尚和那道士本來就不怎麼對路,以他人仙的修為,多少能看的出易謙翔和馮青玉的不凡,看那道士輕敵,早就等著道士吃癟,自己好出手壓壓道士的風頭呢,所以易謙翔二人剛剛騰空,就被他們截了下來。
易謙翔道:“看來今天是不能善了了。”
和尚道:“阿彌陀佛,貧僧別無他意,只是希望施主留下,江施主還有問題需要向二位施主請教呢。”
易謙翔道:“好好好,這可是你江家自找的。”同時馮青玉傳音道:“不動茅山道術,你能纏著這個和尚和那個道士嗎?”
馮青玉回道:“怎麼說我也是個地仙,不動法術擊殺他們有些困難,他們想傷我還差得遠。”
易謙翔道:“那就好,你先纏住他們兩個,我去幹掉他幾個真人。這江家來此必然有所圖謀,我們先退走,然後再溜回來看看他們想要幹什麼。”
馮青玉道:“你多加小心。”兩人神識傳音了半晌,其實就在易謙翔那三個“好好好”字的時候就完成了。等到易謙翔一句話說完,馮青玉立馬找上了那個和尚,摟頭一掌拍落,和尚水磨禪杖一迎,馮青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