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己根本控制不了的一股惡勢力,即便來的真是“仁義之師”和“勤王之兵”,也大可不必。宦官原本是些既沒有地位人望、又沒有兵力政權的人。他們之所以得勢,正如曹操所說,是因為皇帝親近信任他們。如果皇帝不寵信,就成不了氣候。殺雞焉用牛刀,何況這刀還不在自己手上?刀出鞘,就要見血。沒有雞可殺,便會殺牛。何進、袁紹輩就是該著挨殺的蠢牛犟牛。如果不是袁紹主張把宦官趕盡殺絕,逼得張讓他們走投無路,狗急跳牆,何進或許還不會死於非命。搞宮廷政變是得心狠手辣,但不等於嗜血成性,更不等於濫殺無辜,最狠毒的打擊只能施加於最兇險的政敵。事實上,所謂###,說穿了,就是人事的變更,權利的均衡,利益的再分配和人際關係的重新調整。得到的支援越多,勝利的可能就越大,因此應該“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怎麼能像袁紹主張的這樣,不問青紅皂白,殺個一乾二淨?這就是給自己樹敵了,而樹敵過多的人,從來就沒有好下場。�
曹操就不會這樣。公元200年,曹操大敗袁紹於官渡,袁紹的大量輜重、珍寶、圖書都落到曹操手裡,其中就包括己方一些人暗地裡寫給袁紹的書信。白紙黑字,鐵證如山,但凡與袁紹有過書信來往的,無不提心吊膽,惶惶然不可終日。然而曹操卻下令將這些書信全都付之一炬。曹操的解釋是這樣的:袁紹強盛的時候,連我都自身難保,何況大家呢!這話說得夠體貼人的。不要說那些心懷鬼胎的人疑竇冰釋,便是沒什麼瓜葛的人,也會為曹操的寬宏大量和設身處地所感動。�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二 天才與蠢才(4)
曹操的話說得很漂亮,算盤則打得更精。他很清楚,這事一旦動起真格來,要處理的就不會是一個兩個。因為在勝敗未決又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誰不想著給自己留條後路呢?這時,腳踏兩隻船的人一定不在少數。當然,不會每個人都是雙重間諜,多數人不過兩邊敷衍罷了。但敷衍和通敵原本是不大分得清的。而且按照封建倫理,不忠即是叛逆。只要和袁紹有書信來往,那通敵的嫌疑可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如果都要一一追究,只怕有半數以上的人說不清。既然追究不了,不如賣個人情,統統不追究好了。而且,人情做到底,連證據都予以銷燬,大家放心。這樣,那些心中有鬼且有愧的人,就會感恩戴德;而那些原本忠心的人,則更會死心塌地。這豈不比揪出一大堆人來整治,最終削弱自己的力量合算得多?�
在這裡,曹操顯然又表現出他政治家的天才。如果說,在對待召董卓入京,或立合肥侯為帝等問題上,公元188年,冀州太守王芬等人陰謀廢黜靈帝,立合肥侯,拉曹操下水,被曹操嚴詞拒絕。后王芬果然事敗自盡。曹操表現的是政治家的遠見卓識,那麼,在對待上述事件時,他表現出的則是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他深知,無論###還是軍事鬥爭,最重要的憑據是正義,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才。要網羅人才,首先要以誠待人,其次要以信取人,第三要以寬容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哪有清一色的隊伍?“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些時候,是要裝點糊塗的。裝糊塗才能寬容人,寬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曹操懂這個道理,所以曹操是贏家。�
袁紹卻既目光短淺,又心胸狹窄。官渡之戰前,他的謀士田豐再三勸阻他不要貿然出兵,袁紹不但不聽,反倒把他關了起來。後來,兵敗的訊息傳到鄴城,有人到獄中探視田豐,說:這下老兄可要被重用了。田豐卻搖了搖頭說,我可是死定了。果然,袁紹一回到鄴城,立即殺了田豐。�
田豐真可謂知人知心,料事如神。他太清楚袁紹的為人了:志大才疏,剛愎自用,表面上寬厚儒雅,心底裡猜忌刻薄。如果打了勝仗,心裡高興,還有可能釋放田豐出獄,一方面顯示他的寬宏大量,另方面也可借這個“反面教員”來證明自己的偉大英明。打了敗仗,惱羞成怒,便一定會遷怒於別人,拿別人的人頭來給自己出氣,殺正確的人來掩蓋自己的錯誤。這樣的人,還想當皇帝、得天下,豈非白日做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 寬容與報復(1)
在同類問題上,曹操的想法、做法,總是和袁紹相反。�
公元197年,盤踞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的張繡向曹操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就獲得了南征的勝利,不免有些飄飄然,行為也不檢點,舉措也不推敲。他強納張繡的嬸嬸(張濟之妻)為妾,讓張繡感到屈辱;拉攏張繡的貼身部將胡車兒,使張繡感到威脅。於是,張繡用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