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2/4 頁)
德軍的後續部隊也在源源不斷趕到,一批又一批加入這場殺戮的盛宴。
整個巴黎已經變成了一臺巨大的絞肉機,血肉飛濺中絞乾兩個列強的血,滿足著那些用心險惡的看客們的胃口,英國人雖然承諾最多一個月就可以向法國戰場投入五十萬陸軍。但除了宣傳上不遺餘力,國內的戰爭動員卻絲毫沒有加快的跡象,已經增加到了十五萬的英國遠征軍,則繼續在康普雷戰場和德國第一集團軍僵持。
很顯然英國人的目標極不純潔,他們是想等法國人和德國人殺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大規模投入戰場,然後以最小的代價擊敗德軍,這樣一來不但打敗了德國而且極大得削弱了法國,說到底英法之所以湊到一起。完全就是被德國人逼得,真要論起來英法做為世仇的時間明顯比德法作為世仇的時間要長得多。
至於東線的俄軍倒是的確向東普魯士發起了進攻,不過並不是他們向法國人承諾的一百萬人,而是僅僅四個集團軍。這一點倒不是尼古拉故意的,俄國落後的交通體系,使他很難在這麼短時間內,把他那個數千萬平方公里龐大帝國土地上的農民召集起來。
好在他們對面也僅僅只有德國第八。九兩個集團軍,但可惜在這裡俄國人依然無法突破德軍固守的防線,而且對東普魯士的進攻。也暴露出了俄軍最大的弱點,除了那些戰前就有的主力部隊之外,開戰後新武裝起來的灰色牲口們戰鬥力極差,在戰場上完全就是炮灰。
不過好在尼古拉也是把他們當炮灰看的,所以根本不在乎這些灰色牲口們死多少,憑藉著他們的前赴後繼,俄軍倒也在加里西亞戰場取得了不小的收穫,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苦戰,付出了超過三十萬人的傷亡之後,俄軍終於奪取了加里西亞,奧匈帝國則損失了超過四十萬人,但就在加里西亞戰敗的同時,奧匈帝國也徹底佔領了整個塞爾維亞,打通了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陸地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里西亞戰役中出現了真正意義上對地轟炸,不過不是用飛機,而是用小型飛艇,四架德國飛艇向一個俄軍集結地投下了大約兩噸炸彈,因為風力干擾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僅僅給俄軍造出了不足百人的死傷。
“公使閣下,你們的飛艇太小了,看看我的飛艇,一下子可以裝十噸貨物,而且使用最安全的氦氣,根本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你們那些氫氣飛艇,隨隨便便一顆塗上白磷的子彈就能把它變成火炬。”楊皇帝得意洋洋地看著面前正在緩緩升起的巨型飛艇對身旁的海靖說道。
他的皇家飛艇完工了,不過他自己乘坐的目前還在後期裝修中,現在拿出來顯擺的是護航型,十幾艘個頭甚至堪比戰列艦的巨型飛艇起飛的場景可以說無比壯觀,就連楊皇帝自己以前也沒見識過。這些艇身描繪著皇室蟠龍徽章的黑色飛艇,上面根據自己的名稱,分別描繪著各種怪獸,而且基本上都是些山海經裡面記載的,看上去張牙舞爪面目猙獰,在數十萬人瞠目結舌地注視下緩緩離開地面,就恍如從神話中走來一般極具視覺衝擊力,很多觀看錶演的年長老百姓都不由自主地跪下山呼萬歲了,在他們看來這不是工業品,而是萬歲爺製造出的神蹟。
這也難怪,別說這些普通老百姓了,就連那些官員和將領甚至外國人都忍不住有種心生膜拜的感覺,說到底誰曾見過一支飛行在天空中的戰列艦隊?
十幾艘兩百多米長的飛艇在他們頭頂堪稱遮天蔽日,艇身下方的鋁合金吊艙銀光閃閃,後面巨大的木製螺旋槳高速旋轉,推動艇身恍如艦隊般緩緩加速,尤其是那幾艘負責武裝支援的型號,從帶裝甲防護的座艙內,伸出一根根炮管和機槍管,看上去就更加恍如戰艦了。
而且這些空中巨獸,還擁有不輸于飛機的速度,雖然加速慢點但卻越飛越快,旁邊做為參照的一隊雙翼飛機正好趕上它們的速度,不過和這些巨獸比起來,這些小飛機就像一隻只圍著水牛轉的小蜻蜓。
“奇蹟,真是奇蹟,無與倫比的奇蹟。”海靖仰著頭一臉痴迷地驚歎道。
“沒那麼玄,這些飛艇的建造者中就有不是德國僱員,內部結構比起你們現在自己建造的硬式飛艇複雜不了多少,關鍵在於使用了大量我們剛剛開發出來的新式輕質合金,雖然輕但強度甚至超過普通鋼鐵,這種合金才是它成功的保證,另外就是氦氣了,不過氦氣的作用只是保證安全性而已,本質上跟使用氫氣沒什麼區別。”楊豐心懷鬼胎地說道。
海靖跟他也算得上老朋友了,哪還不明白這傢伙的用意,這是在告訴自己或者說德國政府,這東西德國也能造,只要從他這裡購買那種新式合金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