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現在邊境地區武裝販毒應該沒有啥區別),而在這條道路上最後唱響的則是一曲“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的民謠。
黃巢本來是不打算跟隨父輩再走上販私鹽的道路的,父親給他選擇的道路是讓他讀書走上仕途的道路。我們前面說了,獲得國家許可證的鹽商最後可以走上由商入仕的道路,而體制外的鹽商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登臺及第,這也是自己變成體制內鹽商的一種途徑。可是,我們不得不懷疑黃巢同學的老師的學術水平,因為我們雖然不笨的黃巢同學決然連續幾次高考落榜了。要是照著一般人啊,面對這種情況莫過於兩種情況:一種是回家復讀,來年再考:另一種就是好好的繼承父業,好好販他的私鹽。可是我們黃巢大哥從小脾氣就不是一般的大,數次名落孫山以後,終於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從這首詩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黃巢大哥的曠世霸氣來了,而後來的歷史也告訴我們,黃巢這首詩並不是率性而為,就伴隨著這首詩黃巢兩佔長安,把個唐僖宗趕得是落荒而逃。
高考落榜了,日子還得過啊。為了吃飯,黃巢還是走上了販賣私鹽的道路。在販私鹽的隊伍裡,黃巢顯得有些“鶴立雞群”。雖說是高考落榜吧,可是怎麼說也見過大世面的人;而在與在同官府緝私的鬥爭中,他練就了一身武功,善於騎射,並負氣仗義,好抱打不平。這讓他在武裝走私的隊伍裡不久就嶄露頭角了。
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天下烽煙四起。黃巢一起販賣私鹽的老鄉王仙芝在長垣(今屬河南)揭竿反了,次年王仙芝的起義軍攻佔了曹州,黃巢終於等到了他認為最有利的機會,他馬上召集幾千人也加入到了起義軍的隊伍。自此,一支“天下反”的隊伍誕生了,一場對中國的歷史程序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農民起義終於全面大爆發了。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農民起義軍攻陷京師長安,唐僖宗出逃成都,走上了唐玄宗的道路。僖宗走了,但是他卻留給了黃巢一個死不低頭的對手——鳳翔節度使鄭畋。當時大唐自僖宗一下全都患上了“恐黃症”,可是鄭畋卻不是這麼想的。他想的做多的是怎樣收復李氏的江山。鄭畋同志還是大唐的好同志的,雖然唐僖宗走了,但是卻留給了他“東捍賊鋒,西撫諸蕃,糾合臨道,勉建大勳”的“便宜之計”。憑著這個,鄭畋也就成了長安西北唐軍反抗大齊政權的核心人物。而當鄭畋傳檄三軍,起兵勤王的時候,一個蟄居西北的民族終於等來了屬於自己的機會,也開始了一個王朝長達近350年的風雨征程。
作者題外話:寫這一章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從哪寫起,寫整篇東西都是出於一時的興起,所以寫起來毫無章法可循,現在為止連我自己都不想看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坐擁五州
在最早響應鄭畋的號召,起兵勤王的諸方節度使中,有一支少數民族黨項羌族的軍隊。這隻軍隊的領袖叫做拓跋思恭。
因為拓跋思恭史無專傳,所以對他的生平介紹不甚詳盡,但是有一點毋庸質疑,那就是拓跋思恭有一個很好的出身,因為他的姓氏——拓跋。
既然史書沒有給拓跋思恭單獨立傳,那好吧。就讓我們沿著清吳廣成《西夏書事》的線路,重新樹立一下拓跋思恭的一生吧。
“拓跋”這個姓氏真的是當之無愧的党項羌人八部的“總盟主”,這個姓氏是党項八大部族當中最強大也最顯赫的一個,原因嘛就是因為這個姓氏的祖先當年曾經在中原漢人的地盤上建立過一個強大的王朝——北魏,拓跋家的人身上流淌著北魏皇族的血液,而這個姓氏也同樣和這個雖已日暮西山卻早已屹立三百年的王朝也同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與西夏有關的一個個“拓跋”吧。
第一個“拓跋”,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党項族大首領拓跋寧次率眾歸附,定居旭州(今甘肅臨潭縣)
第二個“拓跋”,唐朝貞觀年間,因為吐蕃的強大而受到威脅的党項東遷歸順唐朝。雖說歸附了,但是也不是說就唯大唐命是從的。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谷渾叛唐。與吐谷渾王慕容附允較好的党項族大首領拓跋赤辭因為和老慕容是親家,與唐軍對陣狼道峽,“廓州刺史久且洛生遣使諭以禍福”。拓跋赤辭還是在那死犟,老拿著自己和慕容氏的姻親說事,結果“三下五去二”就被洛生給收拾了。不過唐太宗的“天可汗”之名也不是白叫的,不但沒殺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