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亂世,聖賢的出現確實能夠讓天下暫時太平,可是這種風氣一旦形成,恐怕就後患無窮了。想想看,做偶像那麼風光,肯定許多人都要爭著去做別人的偶像了。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也就罷了,但是難保就有許多渾水摸魚的人,仗著有某方面的特長,也要來混個偶像,裝個聖賢。這種人一旦得逞,那就不得了了。打個簡單的比方吧,比如說金銀財寶,人們都曉得是好東西,正因為都知道是好東西才有人不擇手段想要把金銀財寶弄到手,所以偷盜、搶劫等之惡事就都出現了。要是大家都根本不把這些東西當寶貝,那誰還去偷人家銀子呢?
聖賢也是這個道理,要是大家都覺得“聖人也是人”,也就沒那麼多人削尖腦袋、挖空心思去裝聖賢了。
真正的聖賢,要施展自己的才能治理好國家,而不會計較名利,哪怕是寂寂無名,他也不會在乎。
當然鬻子也好,墨翟也罷,他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長遠來看,這樣的言論,實在是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是要貽害後代的。
點選(588) | 評論(6)
墨子①:不知道李老有沒有仔細看過學生的全部作品,其實我說的“賢”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學識的人才,旨在激勵人們加強自我修身,力爭成為賢者。
路人甲:哈哈,李老此博甚妙。想起那個著名詩人李白,詩寫得很好,政治上卻一直不得志,整天很苦悶,若能叫他來看看李老這篇部落格就好了。
抱朴子②:白石似玉,奸佞似賢。聖賢這種問題,永遠討論不出個名堂來。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標準,還是李老說得對,我們不需要偶像!
不尚賢 談談鬻子的書(2)
宋孝宗③:你們說的思想之類的朕倒不關心,不過李老的部落格讓我想起前幾天我和右文殿修撰張拭感嘆說“難得辦事之臣”時,他對我說的那番話:“陛下當求曉事之臣,不當求辦事之臣。若但求辦事之臣,則他日敗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現在想想,張拭說的和李老說的大概是一個道理呢。朕有些明白了!
黃元吉:聖賢是什麼?如果以國家類比人的身體,人民就是精血,政府就是氣脈。治國必須施恩百姓、愛護百姓。建立法律,治理國家。精血和氣脈相輔相成,這一切就在有為無為之間啊。
(民比精也,國喻氣也。治世之要惟恩以愛民。立法治國……氣象所爭,在有為無為間耳。)
憨山大師:尚賢,就是追求名聲。什麼是名聲?名聲就是爭鬥的開端。如果君王不一心追逐所謂的名聲,那麼百姓自然也不會追逐。喜好名利的人就會被慾望擾亂身心。如果君王對名利沒有慾望,百姓就不會有慾望。世人的內心就會平和而不紛亂。
(蓋尚賢,好名也。名,爭之端也。故曰爭名於朝。若上不好名,則民自然不爭。……所以好名好利者,因見名利之可欲也,故###其心以爭競之。若在上者苟不見名利有可欲,則民亦各安其志,而心不亂矣。故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①墨子(生卒年不詳,約前468―前376),姓墨名翟。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②抱朴子,即葛洪(283―363),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③宋孝宗,趙眘(1127―1194),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1189在位)。宋高宗養子,原來是太祖趙匡胤的次子趙德芳的六世孫。父親為秀安僖王趙子偁。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天地不仁(1)
天地不仁 誰有權力憐憫他人?
戊寅年一月 天氣 今日心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第五章》)
洛陽今年冬天特別冷,加上雪一場接著一場。據老人們說,這樣異常的天氣是兵戈之相。唉,其實現在的兵戈之相哪需要看天氣啊,你只要趴在洛陽城頭看看四野荒蕪,上街聽聽人們天天議論的各地戰事,就一清二楚了。
不過打仗歸打仗,畢竟眼看就要到年底了,洛陽城裡還是看得出有一點節日的喜慶氣息。上午天氣很好,陽光明媚,下了幾天的大雪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