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統!(對於這個功能,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取消,雖然並不常用,不過偶爾對圖片錄一段心得以後聽聽還是不錯的嘛……或者狂吼一段,錄MTV用?……^_^……)
A2100點測光出來的影象和A550相比,好像是經過處理的,亮得不正常……
相信有人用A550點測光去測最亮的地方,得到暗部被消減了的效果,用A2100同樣這麼做得到的影象全屏都是亮的,這樣上去亮部好像過曝了,其實可能沒有過爆,不過個人感覺如此……
還是等待CHDK支援吧,看看A2000已經有CHDK支援了,相信A2100也不會讓人等上太久時間的吧……
個人感覺用CHDK主要是控制快門速度,自動的快門有時是不夠快的,有時又太快了,這麼就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至於包圍曝光什麼的,不用三角架拍,看你怎麼合成?……^_^……
用高ISO拍出來的會有雜點,雖然縮小了看不出,不過總讓人不爽,所以我始終用ISO80,用CHDK改到合適快門速度後,如果光不足,再往上加ISO,這樣要比直接設定ISO,相機自動得到快門速度的方法拍出來的東西要清晰上很多,特別是昏暗的地方或者是夜景……
當然你也可以找個架子,調整合適的引數,拍上1秒,這麼得到的夜景也很清晰,不過我不喜歡帶個架子四處走,感覺好像是要把自己的腦袋給也架上去似的……^_^……
沒有CHDK支援前只能湊合著用了,AEL和AFL還是可以用用的,最可惡的是隨機送的那本說明一樣的東東上面居然沒有一點點這方面的資訊,簡化了很多!這是在我憑藉經驗自己測試了後才知道的,至於半按快門後改變焦點的方法來確定物距和測光等資訊的方法,因該還是能用的吧?不過直到現在,我還沒試過……
至於設計上面的問題嘛,用慣A550了,再用A2000可能會有點不習慣,兩節5號電池,一個豎列,另一個是橫列的,而且從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順序看,兩臺相機的電池正反排列是相反的……
更重要的一點,我以前用A550放電池喜歡把相機快門那面向下放置,這麼放著很穩定,現在用A2100,這麼做就不行了,把相機快門那面向下放置的話就會向前傾倒,這麼放電池就得全程用手拿著,感覺不方便……特別是拍多了,有時要從包裡取新電池替換,這個設計弄得就讓人感到更加不方便了……開啟電池翻板後,拿電池或者SD卡,要麼先再關閉電池翻板,讓其正立,之後再開啟,要麼就把快門或者螢幕那面向下放置,因為其餘三面是無法放置的……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A2100的圖片處理中增加的“調整尺寸”功能好像比較實用,我總是按最大解析度拍攝的,有時SD卡充滿了,就換一張,用“調整尺寸”就可以把圖片另存為一個較小的版本,合適的話刪除高解析度的那張就可以了……如果再增加剪裁功能就更實用了,像ACDSee一樣,有時拍一張高解析度的東東僅僅是為了拍一張標籤,一般來說,標籤上面除了文字之外,其他的部分是沒有用的,而拍標籤一般也不會貼得小於5cm左右再拍吧,因為如果試圖這麼做,可能會因為相機和手遮掩了光照,而拍出陰影……這樣,一張標籤,除了中心部分的標籤文字外,其餘80%左右的部分都是沒有用處的!而這80%左右冗餘的部分卻是佔用了絕大部分的圖片佔用的儲存空間……而每拍一張選擇一個影象解析度,麻煩了一點,如果事情後可以剪裁的話就方便了……還有就是“調整尺寸”後的圖片和原圖片不是放置在一起的,圖片一多,對比起來很不方便,最好讓他們放在一起……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那臺壞的相機(Canon Powershot A550)今天修好了,在一家雜牌店修的,300元,200元人工費,100元零件費。換了一個鏡頭裡面的最大的齒輪,居然是塑膠的,很脆,可能是老化了,大約半數的齒都消失了……還有鏡頭外的護片組……現在能用了,不過以後要是鏡頭壞了的話,還是直接換鏡頭的好,因為在修了之後,就可以把這臺相機送人當玩具了……微距拍攝5cm以上,從相機上的螢幕上看還算清晰,不過在回家在電腦裡面1:1地看,可以發現有明顯的紅移現象……一個黑色的文字吧,紅色光的部分在右上角,青色光的部分在左下角,都配上輪廓了,可以當作濾鏡來用……感覺在拍哈雷彗星……超微距5cm以下乾脆就不聚焦,用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