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日星期三
處於一種具現中是好的,沒有處於一種具現中也不壞。
知道一種具現的形式是好的,沒有知道一種具現的形式也不壞。
怕就怕不知道一種具現的形式或者沒有完全知道而認為已經知道了,
或者甚至是明明知道了,卻在具現中違背那存在其上的形式,
最後使得那具現和形式兩兩分離。
借一個形式來實現自己希望的具現,
甚至這僅僅是以滿足自己認為的什麼(可能不是為了自己或者自己所處的某個群體,甚至是公,更大的公,更更大的公……)為前提的,
你能說這好或不好嗎?
人無非皆如此類嗎?
至少我不會認為,我已經真實地超越了這些。
2007年12月6日星期四
或許,如同,沙子,一次次地,
從一個容器裡漏出來,
直接地或者間接地,
又落在另一個容器中,
只是後落入的容器相對與之前的那個來說,
可能相對地隱秘一點,
可能以致於讓這一粒粒落入的沙子更加難以辨別出來。
而實際上,對於沙子來說,
這個在某種意義上的容器,
可能壓根就沒有真正地脫離或者被脫離過呢!
2007年12月16日星期日
或許,沙子可能從一個已經看起來非常怪異的容器漏出來,
直接或間接地又落到,
一個新的,目前好像看起來尚不怎麼怪異的容器中。
新的容器,目前似乎看起來是新的,
原先的怪異在目前看起來也好像就不再顯得怪異了?
而構成那新的容器中,還有混有沙子的一部分,
甚至還有可能是那落入或被落入的沙子的一部分。
在今天乃至於一段或者多段時間之後,
甚至永遠地,
大部分的沙子,不管某粒沙子是否在其中,
或者對於某粒落入、被落入或自認為或者被認為非如此的沙子,
是否有某些可能,
比較相對地喜歡這個新的容器了呢?
或者說,是否有可能在新的容器中時間長得習慣了,
不管自己知道還是不知道地,
把某種之前被自己當成怪異的,當成自己滿意的居所了呢?
而整個程序是不會停息的,
它不會由於自認為或者被認為而停止,
因為沒有哪個存在或者即將存在的容器可能是完美的,
所以整個程序繼續著、反演著……隱含著、公開著……
對於沙子來說,知道或者不知道整個程序,又有什麼關係呢?
而整個程序又怎麼會被沙子真正地知道呢?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 。 想看書來
欠缺和具有
欠缺和具有…sunline
欠缺一種能力,以曲折複雜的方式以其他的能力(可能是多種能力的複合)來實現這種欠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可能比不欠缺該能力的情況下所能實現的更加“強大”,我的意思是更加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有一種能力是好的,沒有一種能力也不壞。
有一種能力的人所無法感覺到的,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可能可以感覺到。
有一種能力是可能,沒有這種能力也是一種可能。這兩種可能,可能無法直接加以相互比較,所以不能認為哪個會大一些。
具有有具有的基礎,不具有同樣也具有不具有的基礎。
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表象所概括出來的自己似乎不直接具有的形式上,而用它來直接否定自己,或者說是一種預設的否定,其形式比較隱含而難以被發現。
而他們很少去對自己具有的和不具有的存在的基礎加以檢視,或者說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並和之前自己採取的方式存在的基礎一起加以分析,以致於沒有形成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一個目標可以以多種方式來實現,其各種實現存在的基礎也可能不是單一的。
有些基礎可以透過學習而直接地或間接地獲得,而大部分的基礎可能在已有的基礎上不能或者很難透過這種方式獲得。
為了欠缺且難以獲得那個單一的基礎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