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與靈的交流之一》、《被授予了以某種方式獲得神力的鑰匙》、《道的一次明確》、《道的探索》
哲學部分:
《真實?真理?邏輯判斷之必備條件》
雜感部分:
《一個可進化的概念系統的抽象模型的邏輯設計》-換一種思維的探索作品,我不會去實際作的,如果這樣我就愚蠢了。
經過以往我的思考和記錄、我2天裡的總結思考、在自然和文化中獲得了某種啟發,連續的電腦寫作,總算寫了一點出來,上面的全是初稿,沒有經過再審,可能錯別字,邏輯也沒經過什麼詳細的論證。先發出來,作為一個人類個體的我,有些疲憊,我需要休息一段時期,冬眠一下,再回過來看,有可能得到更符合真實的發展。
由於我做了些獲得靈感方法的測試,結果,我被靈感的大海所淹沒了,昨夜夢迴有感,至清晨始終無法真正睡著,我對神力深感敬佩,更瞭解了我的愚蠢,發展了思想。受真實驅動,不敢把的所得私藏,打了提綱,下週前會發出來。
小說部分:
《道的第二次明確》
《小說以後可能的情節發展》
《如何正確理解我的道》
我對叔本華的著作看的很少。電子版的《悲觀論集卷》中《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還沒看完,四重根還來得及沒看。《作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剛看了前言。此外只看完一本中華書局出的《叔本華》。
叔本華在作品中指出它的思想在當代得不到真正的認識,可能在之後的某個時代,某種環境下才能被真正認識。
我可能也是如此,我的愚蠢造成了我也無法真正的認識它,但我從中受到啟發,我發現它的四重根的理論是一把鑰匙,用它可以開啟它其他的著作,得到一些接近於他想表達,但由於當時他處的環境而以其環境的道表達而被我們誤解了的思想。否則,我不會認為他的理論的真諦是某種“悲觀”論的表象。他悲觀的難道是他自己嗎?他為何而悲呢?某些瞭解自己意志的自由程度的存在所謂的大悲,總不見得是對自己意志的自由程度而悲傷吧。
我下一篇文章的大綱:
1.論人類意識的自由和如何實現其自由
2.實現人類意識自由的方式
3.專題:人類靈魂輪迴方式的探討
4.專題:人工智慧與人工智慧的探討
可能以×部曲的形式層層推匯出一些東西來,某些部分可能有些專業性,但我會將專業性的東西全部變成易於理解的概念的,也就是將其全部白話。我對此了個思想的大綱,論述了某些部分,但我不想像《真實?真理?邏輯判斷之必備條件》隨便組合一下就發出來,就像一個兔子燈,還沒全糊好,就把它裝上蠟燭,拉出來展覽了。如果你要看可能會等上數年,作品也不一定滿足你的思想。如果你需要某種感動的話,直接去真實的表象中去尋找吧,我相信你會會很快發現的。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智慧,我的作品可作不到這一點,這是一把鑰匙,還需要你自己去把它找出來來,而真實象我們提供的表象中有無數把鑰匙,只是我們能不能發現罷了。
我們不能因此去責備真實,怪罪它的吝嗇,而將其隱藏,我們要求尋求其為什麼如此,找出它的理由,根據、價值、相對性、假設等等?
如果真實把它展現的的貼上顯而易見的標籤,在你看一個存在,或者思考的時候,把這個標籤自動地展現在你地眼前,這個標籤上以你的文字明確思想,包括存在的價值、理由、根據、原理等等。你一看,思想中就出現真實本身。
這樣你就會認為真實是向我們袒露了嗎?問題出現在真實上面吧?是什麼促使你作出這個決定的呢?
我不希望將真實固定的以某種特定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我暫時不寫這篇文章,作為一個人類個體,我十分愚蠢,有更多的人比我更適合去發現它們,讓適合的人去作適合的事。寫出更好的文章來,更加明確自己的道。我不希望直接去推動某種科學的發展,我只是希望以某種方式,促使其自身發展。
一個著作,可能有多個版本,它們都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即使是錯誤,也有錯誤存在的價值。從不同側面象我們展現真實,具有不同特質的美感。
在此期間,我希望提升我的知識,
1. 看完叔本華的著作,對此,我只看了個頭,和後人對他的評論,根本談不上理解;
2. 看一些其他哲學著作和了解一些其他哲學思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