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目,柳國國府自己便可以解決。
其次,劉王透過宏觀調控降低了柳國部分必需品的物價。此舉曾一度遭眾臣反對,理由是有可能造成國家經濟動盪,還有國庫收入的損失。結果女王陛下的下一條政令便是將當年國稅按類別調低,糧稅全免,商品稅減半,其他稅收減其三分之一。
此政令一經公佈,引大小官員竟心痛!問其原因?當然是因為減了稅後,官員增加收入無望。不,不說增加了,這根本就是在削減他們的俸祿呢!主上好狠的心……
接著便是向受災最重的幾個地區開倉賑糧,勒令當地官府協助百姓重建家園等等。有人質疑地方官會有中飽私囊、媚上欺下的舉動,劉王接下來便又補充,即位大典後她將定期巡視各州。明面上是說了解民生恢復情況,實際上的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有部分官員對於女王未經群臣會議表決透過的政令想要提出不滿,但劉王笑呵呵地表示,這些政令絕非她一人之意。裡面包含了臺輔的意思,三公的想法,六官長的贊同,還有新任冢宰的最終批准。
所以,不要彈劾主上獨斷專權,我可是非常民主的……劉王陛下對於如何堵悠悠眾口,顯然是非常有心得的。
說起新任冢宰,長庚大人這些年在朝中的人脈不是白髮展的。提案一出,凌紓先前設想過的、眾人反對的可能根本沒有發生。就算……下面真有什麼反對之聲,她相信某人自己也可以輕鬆撲滅。
所以原本的夏官長大人升遷了。其原位暫空,一切事宜還由本人代勞,直至選出新的合適人選為止。
國事漸漸走入正軌,但成效顯然非短期可見。
劉麒曾對凌紓說過,王和官員所擁有的最多的,就是漫長的時間。所以她完全可以一步一步地慢慢來……後來的有一天,凌紓這樣回答他:“慢慢來的話,我怕有些百姓等不及——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永恆的生命。我知道這種東西其實比較不得,但至少,我想要儘可能的、讓更多的百姓,讓更多一直都沒過上好日子的百姓,在有生之年見證這個國家的繁華。”
內殿書房裡,她在說這話時,手邊是有關前任劉王諡號的定奪。窗外的雲海之景十年如一日,黃昏之時的日落餘暉暈染了整個房間。凌紓有時在想,是不是沒有了雲層阻隔的緣由,所以這芬華宮的光線總是那樣穿透力十足,天空也因此總保持著乾淨明澈的色澤。“……諡號峰王,如何?”
他名字中取一字,簡單合適,再無需其他修飾。想來本人也會滿意的……
“……好。”劉麒面色平靜地點頭,想來他已經可以很好地從前任王者逝世的陰影裡走出。劉麒凝視著自己選出的新主,過去誤以為她與前劉王有諸多相似,但這些天他已漸漸看明白了,他們是不同的兩種人。
無需比較,傾盡全力輔佐她。正如長庚在蓬山上那一句話,是警告也是勸誡。劉麒已經收到自己想見的效果了,凌紓的成長和能力是他未曾預料的。柳國會成為比從前更加美好富饒的國家——在她的治理之下。
大事上平定,凌紓便得了空去處理……嗯,內宮事務。
什麼算是內宮事務呢?便是後宮裡那位前任劉王遺留下來的家室。本來這個問題應該交由天官長宸離去處理,但那位看起來很可靠的太宰大人這回不靠譜了,他面有難色地找到凌紓,表示前劉王后想要凌紓親自去見她。
“她要見我?”凌紓揉著額頭,對陸峰的家眷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讓前王后繼續住在宮裡,顯然是不合適的。就凌紓知道的先例,一種就是巧國錯王的一雙兒女,自己退還仙籍成為平民迴歸下界,耕地種田,完全過上普通百姓的生活;另一種就是高階一點的,才國的翠微君,據說是不知前多少任採王的愛妾,她侍奉的國王失道死去後,就搬至才國凌雲山的某處洞府居住,與現任採王處於甚少來往、和平相處的關係。
現在呢,凌紓覺得吧,放任陸峰的髮妻回下界種田,那是不可能的——這麼做的話就太對不起生前那麼厚待自己的陸峰了;更何況百年以後,對方下界的家人估計也早就塵歸塵土歸土了,所以這一條處理方法行不通;那麼就學習一下翠微君的例子,在柳國境內找處合適的居住地把人供起來吧!
其實在宸離去處理這事之前,凌紓就已經有過如此的暗示了。但現在看來,好像行不通?!“怎麼,她對那樣的安置不滿意?”
宸離有些無奈道:“沒有明說。不過,似乎……並不想離開芬華宮。”
凌紓揚眉,“不想離開?那她想以什麼身份繼續留在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