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3/4 頁)
和力量上的支援,成為一方之主後再向君主國上稱臣。這是那些新興國家的常見發展軌跡。
但夏爾多了一個過程。在東嵐真的成功立國之後。他就撕毀了那十幾份臣屬盟約,是的,那丫從頭到尾都在騙人,他居然同時向十幾個國家請求援助和稱臣了。
當然,之後才發現那些大國都被其耍了,但夏爾腳踏十幾只船的結果,就是在相互制衡之下,誰都沒有撈到好處。東嵐公國反而獨立起來,事實上,這過程異常複雜和艱辛,地理優勢(夠偏遠,又窮的沒油水撈)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副作用大概就是他本人的名聲爛到家,連帶著東嵐公國從建國起就沒什麼好名聲,被中原地區的各國視作野蠻人不說,信譽更是掉到谷底。
這也是歷代統治者都是國王而不是大公爵的歷史根源,甚至在東嵐公國國內,還有兩位公爵存在。但東嵐的貴族體系,基本已經和中原地區無關了。被當做“野蠻人的過家家遊戲”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但在封建分封制度的騎士時代,這些手握重兵的貴族領主們,承擔著保護領民和領土的重任,的確是這個國家的骨幹,但到了現在,對於我來說,從某種意義上卻是阻礙。
至少我的政令已經被阻礙了不是一次兩次了,我知道這群傢伙很難纏,各種理由和藉口一籮筐,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永不停歇,尤其是我在有意識的進行中央集權改革,更是被當做了被群起圍攻的靶子,每個月我都能收到幾封地方領主送給蕾妮的檢舉信,指責奸臣(我)矇蔽君上,弄得民不聊生。
而我這次把精靈安排在正在修建的新城和王室直屬領地、親王室派貴族的領地,更讓不少大貴族有了怨言,畢竟誰都知道,比起他們的藝術品和魔法制品,精靈本身就是一大筆財富。
這也是我根本不敢把精靈完全分散的原因,天高皇帝遠,領主就是自己那塊地上的天,我也不能指望每個貴族領主都有很高的道德底線,多弄幾次惡**件來,讓本就是驚弓之鳥的精靈再度受到威脅,我什麼遠期目標都會泡湯。
但這種領主為大的情況,決不可能永遠拖延下去,或許因為是在永夜、地下世界的時候,我都習慣了中央集權,從一開始我就對這分封制度很是不滿。
當時僅僅只是開放領民自由流通,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彈和阻力,反而讓我下定了決心進行改革。
但我也知道,強行變革,觸動了所有貴族領主的利益,和引起內戰無二區別,所以,這方面也只能溫火煮青蛙,慢刀子殺人,一步一步的來了。
新生的東嵐公國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奉律法之神無眠者為國教,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有兩位,掌握世俗權力的蕾妮殿下,另外一位,就自然是掌握神權的最高主教雪蹄了………一想到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居然一個是熊孩子,一個是經常被城管圍追堵截的混蛋,我就用有心臟病發作的衝動。
嗯,說到這的話,大概就已經有人猜到了我是打算如何收回地方貴族的權利了,神權和世俗權力的爭鬥是永無止境的,而無法抵禦的神權之刀,也可以讓地方領主無話可說。
既然無眠者教會是國教了,那麼在各個領地建立一個大教堂和分教會不過分嗎?
既然律法之神教義被國民認可了,那麼讓審判者和公正騎士、咒法使在整個東嵐範圍內來回巡視傳教不過分吧?
既然律法之神教會的神職者謙虛而善戰,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和好評,那麼從長遠考慮。擴大規模是必然的,在你的領地上收人不算過分吧?
既然……
在一系列的“既然”下,當律法教會在地方的勢力不斷增大後,最後必然到導致一個結果。
“既然律法之神的教義規定了在律法之下人人平等,那麼你貴族老爺犯了重罪,把你的腦袋砍下了不算過分吧!”
到了那個時候,手握神權的我,自然也就相當於收回了絕大多數世俗權力,完成了中央集權。
在我計劃之中,若嵐盟是一個龐大的巨人。那麼東嵐就必然是巨人的要害心臟和打人的拳頭。作為第一個承認律法之神為國教的國家。作為律法之神教會本部所在地,他每一步改變,都會被其他部分借鑑和模仿,不把它做成我意識中的最佳模版,是絕對不行的。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民用浮空艇和各城市之間來回的工程載具遲早成為現實,等交通和運輸都方便了,那麼。兵力的調集方便了,領主自行庇護領民的義務沒了,一領地一國的體制也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當然,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