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叫大家當笑話聽,還不如稱現在就告訴這些人。
老伯聽慕貞這麼說,嘆道:“這麼仁善的好人,老天被蒙了眼啊。”
說著,又轉身對著後面的人喊道:“父老鄉親們,財主家既然沒有啥我們幫的上忙的,那我們就多求求老天,保佑公子早日康復吧。”
老伯的話音剛落,就見大家自發的跪了下來,齊聲磕頭喊道:“求菩薩保佑公子早日康復。”
正從家裡趕過來,想看看情況怎麼樣的王財主,剛好看到了這一畝。
他和自家夫人,為了兒子的病,本來就是吃齋唸佛的,現在看到這麼多人為自己的兒子祈福,心裡對慕貞的感激,更加多了一層。
要不是貞娘提的這個建議,那裡會有這麼多的人為他兒祈福呢?
也是為此,王財主的家族,伺候長達百年,都主動的做慈善。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告別
茶話會的結果,比慕貞預期想象的還要好一些。
當是慕貞叫王財主提前吩咐下去,著人出去散佈訊息第二天施粥。
第一個是通知那些流民,在一個,就是先給那些財主們通個氣兒。
不管他們心裡是個什麼想法,但是,他們肯定會著人來察看情況的。
那場千人為王財主兒子祈福的場面,幾乎沒到半天的時間,在整個上河鎮,幾乎老少皆知。
所以,在眾夫人聚會的時候,王夫人還沒開口提及這件事情,各個夫人,就連連誇讚他們家的這番善舉。
慕貞交給王夫人的鋪墊都沒用上,整個茶話會就一直圍繞這王夫人家賑災的事兒熱切的討論著。
所以,當王夫人說到,慕貞所提及的慈善計劃之後,不少人都頻頻附和。
有幾位和王夫人交好的,當場就應允了這個事兒。而還有幾位,雖說沒有當場應下,卻說了,回去了,會和自己的老爺商議一番。
而王夫人就照著慕貞說的,並未有再勸說什麼。
畢竟就算她們是財主的婦人,財權還是在自家老爺的手中掌控著,她們並不敢獨自做主。
而那些現場就應下的,想必在來之前,就做好了打算。
之後,在看到王財主是真的,把各家捐的善款,清清楚楚公佈了出來,每一筆善款用在了哪裡,都交代的明明白白,那些人也就毫不猶豫的掏了腰包。
對於這些人的疑慮,王財主知道後也並未多心。
要是,今兒做這個事兒的是別人,他自己也會思量一番,再做考慮的。
最後,各家財主的捐款,成功幫助了,大幾千的流民渡過難關。
那些上榜的財主,都得了個善人的稱號。
返鄉之後的災民,自發的給每家財主,繡了一個錦旗,專門請了鑼鼓隊,吹吹打打,轟轟烈烈的送到了各家。
鎮上的居民,因為有各位財主的帶頭,有錢的都捐了一點錢,沒錢的都把自己的糧食送了一些來。
因此,上河鎮也因此得了個仁善鎮的美譽。
甚至,這件事流傳到京城之後,皇帝當場親筆賜字——上善二字,並製作成牌匾送與上河鎮,懸掛於城樓之上。
自此,上河鎮也因此改名為上善鎮。更有不少的流民,最後選擇搬來上河鎮居住,在這裡安家落戶。
當然,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慕貞等一眾人,在這裡幫了十來天的忙,王聰對諸項事宜也漸漸上手。
和墨效才商議著,幫助制定了一系列的,慈善機構執行事宜後,便向王財主提出了辭行。
王財主看著眼前的一眾青年,心裡是感慨頗多。若是自己的兒子好好的,和這群人比起來,定不會差了什麼吧。
不過,轉念一想,若是兒子是正常的,那自己還會和這群人有接觸,有交集嗎?
哎,禍兮福之所倚,這世間萬事的安排,都自有它的道理。
莫強求,活在當下,才能離苦得樂吧。
“這兩天地裡也沒事兒,你們又沒種莊稼,就多住幾天吧。”
相處越深,王大大對這群年輕人的好感越甚,自己習慣了每餐吃飯有這麼多人,熱熱鬧鬧的,陡然離開,他還真不適應。
王夫人也牽著寶珠的手,不捨道:“是啊,就當陪我們這兩個老疙瘩,多住幾天吧。”
王夫人和王財主,這一輩子就只有王俊翎一個兒子。
他們夫妻兩,算是白手起家,王財主對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