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山越上鉤(第3/4 頁)
達龐統的意思。
而龐統這邊,也還需要請示諸葛瑾。
後續四五天裡,雙方密集磋商,終於達成了一致。
……
四月十九,龐統把最終的計劃整理好後,正式給諸葛瑾彙報:
“校尉,我軍一開始設想的勾引本地山越部族鋌而走險的計劃,似乎出了點意外。
本地部族因為有不少人親眼見到了你點鐵成金的‘仙術’,對你過於敬畏懼怕,絲毫不敢反抗。只想懇求一直為你效力、挖礦修路,賺點辛苦錢就滿足了。
所以我臨時調整了一下方略,指使樂安部故意散播我們軟弱、易於被人脅迫的假訊息,還讓他們如此如此……”
諸葛瑾這幾天原本在忙別的,他要執掌豫章郡北部的一切事務,還是很忙的,也沒過問用計的過程細節。
聽了這個改良版彙報後,他內心頗為欣慰,看來龐統的隨機應變之能確實不錯,遇到點小問題知道自己變通、創造條件。
諸葛瑾最終拍板:“那便如此施為吧,告誡他們不要起異心,好好為我做事,我自然會對願意歸附王化的山越人一視同仁。”
龐統很有信心地說:“這點儘管放心,我已經深入查訪瞭解過了,樂安部的山越部民,最近幾乎都在傳說你有仙術,沒人敢起異心,他們都以能為你做事為榮。”
諸葛瑾無奈地摸了摸鼻子:古人還是缺少文化常識,一點化學反應就視為神蹟仙術,看來以後自己演技要稍微收著點了。
不過現在這樣也不錯,反正無論是靠武力打服,還是用其他能力折服、嚇服,能讓人歸順王化就是好的。
就算還是需要稍稍用兵,但用兵後的籠絡,肯定也會容易些。
於是他就吩咐龐統立刻執行,細節就不必再彙報了。
……
又兩三日後,鄱陽縣正北方的黟縣,以及東北方的歙縣,果然出現了更大的躁動。
鄱陽縣樂安部地界上找到了超級大銅礦,還有點鐵成金的神水,種種奇聞終於擴散到了當地,隨之而來的還有“樂安部即將實力暴漲,很快會找有過節的部族尋仇”的風聲。
黟縣最強部族、擁有兩萬多戶的陳僕,果然第一個坐不住了,找到同縣的另一部首領祖山,開始合計預防性撲滅樂安部。
祖山一開始有些猶豫,跟陳僕討價還價:“樂安厲家實力雖然不如我們,但聽說銅礦是那個最近在豫章頗有威名的諸葛校尉派人找到的,我們攻打樂安部的領地,若是招來豫章官軍反撲,又當如何?”
陳僕滿不在乎道:“我早就打聽過了,那諸葛家正忙著追捕其他笮融殘部、肅清地方呢。那些漢人,最擅長先打漢人之間的內戰,然後才會想得到跟我們山越動手。
眼下實在是機不可失,聽說諸葛家連樂安部的威脅都服軟了,我們去了,他們更不敢亂來,說不定還感謝我們‘驅虎吞狼’——聽不懂了吧?這是漢人的一個成語,我剛學來的,就是讓一個更厲害的強敵去把弱敵滅了。”
在陳僕的忽悠之下,祖山也覺得機會難得,利益巨大。
但他又怕自己兩家吃不下這塊肥肉,將來又被其他人背後捅刀,所以堅持希望陳僕再去拉一些盟友,比如隔壁歙縣的兩大部族。
陳僕一開始沒打算拉人,但祖山卻提醒他:“若是這銅山真有如此巨利,你能吃得下?如若你和樂安部,以及漢人官府,打得兩敗俱傷,好不容易吃下了,然後歙縣的人跟你一樣想法,將來也眼紅,你又如何應對?”
陳僕聽了後,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這種事情,不能留別的鄰居坐山觀虎鬥,否則將來肯定會分贓不勻再起爭端。
還不如一開始就把話說清楚,出多少力佔多少好處。大不了那些部族不肯出大力,那就給他們各自分一成將來的銅礦利益。
一番拉扯後,歙縣兩大部族也被拉進了這個局,不過他們覺得自己和樂安部之間畢竟隔著一座林歷山,勢力難以滲透過去,未來肯定是陳僕吃最大頭。
他們也就只答應各自先出兵一兩千人,跟隨陳僕以壯聲勢。事成之後,他們也只要在銅礦裡佔一成利即可。如果陳僕進攻不順利,他們自然會再添兵助戰。
黟、歙二縣的四大山越部族談妥後,很快就對鄱陽縣樂安部發起了攻勢——整個過程也沒請示作為丹陽山越共主的祖郎,完全是這兩縣的部族自作主張。
陳僕帶著本部主力先行,只用了兩天,就把厲升、厲安父子打退。
樂安部戰力不濟,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