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雷薄:張飛匹夫休走!(第2/3 頁)
然後諸葛瑾一行二百騎,就帶著從袁軍手中繳獲的額外六十匹戰馬,一路向東高速遁逃。
……
一行人從早至午,以養息馬力的速度賓士,
隊伍中的女眷不耐騎馬,諸葛瑾和宋信只好輪流陪宋氏共乘一騎。
好在繳獲的敵軍馬匹不少,可以輪著騎,每隔二十里就換,倒是不用擔心戰馬累垮。
估摸著跑出六七十里地,路程已經過半,時間也已到午時三刻,烈日當空,
換了三次馬的宋氏實在虛弱扛不住,看到前面有村莊,就懇求兒子能不能歇息一下,用點午膳乾糧。
諸葛瑾看了看天色,估摸著袁術軍就算派出追兵,也不至於那麼快到。而且旁邊糜竺也有兩個隨身妾侍身體扛不住了,
諸葛瑾琢磨了一下,這才跟張飛商議:
“益德,家眷不吃點乾糧,怕是抗不到傍晚。在馬背上飲食容易鬧絞腸痧,不如歇息片刻,捱過正午最熱時分再走。”
張飛當然是完全聽從諸葛瑾的安排,但他也不想浪費時間,於是粗中有細地建議:
“不如一邊歇著,一邊我且分出幾個精幹心腹,馬不停蹄去海西縣報信,也好讓那邊準備接應,以策萬全。也免得我們天黑後才趕到、他們不敢開城門。”
古代守城部隊遇到天黑,很多都是不敢開城門的,唯恐被敵人偽裝詐城。
諸葛瑾一聽,覺得張飛所言很有道理,海西縣畢竟還有一千多駐軍呢,如果能提前做好戒備、隨時接應,也多些安全保障。
琢磨了一會兒,諸葛瑾又心生一計,便拉來糜竺,問了後續一路上的地形。
糜竺告知他當地並無任何丘陵起伏,全是一馬平川的沿河平原,最多隻有些小樹林。
諸葛瑾想了想,建議道:“既如此,益德,你可否讓信使帶個話,請海西守將到時候分兵到城西接應我們。
也不用出城太遠,反正我們是沿著淮河行軍,就讓他們在城西找一處河南的林子埋伏接應。萬一雷薄真來追殺我們,也好以備不虞。”
張飛點點頭,思索了一下,就喊來範疆張達:
“你們辛苦一下,先馬不停蹄去海西找糜子方,讓他分兵提前出城接應我們。”
範疆張達有些意外:“都尉,我們身為屯長,正該跟在左右併力護衛,送信之事,派個小卒便可。”
張飛臉一沉:“派無名小卒去,縱然有子仲的符傳,子方也未必肯全信,他這人猶豫多疑,你倆去才有保障。
何況子方麾下幾個軍侯皆不明今日敵情,你們去了,正好給海西兵帶路。這事做好了,我回頭就跟大哥說,升你們做曲軍侯!”
範疆張達心中一喜,不過面子上並不能表現出是圖升官才領命,只裝作是義不容辭。
另一邊,糜竺也趕忙親筆草草寫了一封給糜芳的簡訊,讓他們一併帶走,想必能堅定糜芳援護的決心,畢竟是來護送親哥哥嘛。
諸葛瑾也趁著糜竺寫信的那點功夫,又交代了範疆張達幾句細節,無非是對後續情況的推演、以及大致的應對。
範疆張達聽得有點頭疼,但還是不得不佩服先生的思維敏捷。
諸葛瑾畢竟從後世各種媒體渠道、見識過現代參謀部的工作方式。對於各種打仗突發情況、多少都能想到分門別類整對策。
哪怕只是拿一些皮毛出來,也夠古人目眩神馳的了。
……
送走範疆張達後,這邊家眷文吏差不多也都吃好了乾糧。
大夥又找樹蔭處略作休息,喝點水落落胃。
諸葛瑾知道闌尾炎的醫學原理,他可不想剛吃完東西就立刻顛簸,鬧出闌尾炎來。
這時代,如果找不到華佗手術,闌尾炎可是直接就能致命的。
眼看已休息到未時初刻,他才吩咐眾人繼續趕路。
後續還有六十里到海西,路上不會再停歇,到了晚飯的點也只能先忍著餓,進了城自然有熱食。
未時申時安然渡過,眼看天色漸暗,距離海西縣還有最後不到二十里。
一行中的文吏和女眷也都心情越來越放鬆,覺得敵人多半是沒有全力追擊。
但就在這時,張飛注意到後方七八里之外,又有煙塵升起,滾滾逼近,隱約還有“雷”字旗號飄蕩,顯然是早上那些俘虜招供的雷薄部騎兵。
“雷薄怎麼想的?只是發現了一隊數百騎的徐州兵,就這樣下本錢追擊?還真是小看了他的決心,我還以為他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