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主公!先生已讓張將軍取廣陵了!(第2/3 頁)
候衝進了幕府,跟劉備彙報緊急軍情。
劉備抬眼驚視來人,竟是陳到帶著糜竺的兒子糜威來訪,不由詫異。
糜威如今才十幾歲年紀,還是青少年,並未取字,也沒有正式出仕。
但劉備對糜竺的家人挺照顧,所以都認識,他知道糜威此前也在海西縣,跟叔父糜芳一處,不知何以至此。
好在陳到開口,立刻解開了他的疑惑:“主公,三將軍派糜少君為信使,有重要軍情稟報。”
劉備立刻降階拉對方到一旁坐下,鄭重詢問,糜威也一五一十說道:
“主公,小子受家父委派,兩日前便跟隨三將軍從海西回到了淮浦縣,在那裡就近監視淮陰戰場近況。
隨後三將軍又自帶一千兵馬,前出到了射陽縣。他聽從了諸葛先生之謀,說是一旦發現劉勳在淮陰兵敗,就立刻從射陽出發,偽裝成劉勳敗軍騎兵偷襲廣陵……”
糜威還沒說完,劉備聽得卻是心驚肉跳:三弟咋麼敢的?一千人就敢偽裝成敵人去偷襲?
雖然用心很好,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為他分憂,為大夥兒打破絕境出一把力,但劉備很快意識到這個計劃絕對不對勁!
他只覺一陣血衝腦殼,便一個手勢打斷了糜威的彙報,大喝一聲:“取輿圖來!”
立刻有侍從奉上布質的地圖,劉備飛速攤開在桌案上,然後對著地圖細看。因為拿圖的動作過於粗暴,甚至有裂帛之聲,但劉備已經顧不上了。
從圖上看,射陽縣確實位於淮陰縣和廣陵縣之間的半道上,那裡因為地處邗溝東岸,如今也確實是劉備軍控制的地區,
只是因為地理位置不重要,劉勳北上的時候也沒特地分兵東渡邗溝去取,就這麼留著了,城裡原本也就數百劉備軍守兵。
從射陽縣出擊的話,確實可以縮短奔襲去廣陵縣的路程——大約能比直接從淮陰出擊節省一百里路,只要走一百六十里就到了。
但問題是——射陽縣並不瀕臨邗溝,而且是在邗溝以東。
劉備覺得張飛簡直是胡鬧,痛心疾首地拍案: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益德就算魯莽,但子瑜才智過人,怎麼可能給他出這種主意?
射陽不臨邗溝,而且是在邗溝以東,當地也調不到渡船!廣陵縣卻是在邗溝以西。
益德以騎兵偽裝敵軍偷襲,他最後怎麼渡過邗溝到河西攻城?哪有騎兵潰軍會隨軍帶船的?
而且劉勳的主力是在邗溝以西兵敗,‘潰軍騎兵’如果出現在邗溝以東,也會直接被識破!”
劉備只覺得一陣頭暈目眩,心急如焚,腦海中幾乎看到了三弟被識破後遭到團團圍攻、最後力竭不敵的慘狀。
但是,他似乎沒有選擇。三弟冒險,那也是為了破局。
他本來就要反擊廣陵,只有全力加速,為三弟收拾這個爛攤子。
就在劉備幾乎急哭、準備向死而生一搏的時候。
糜威總逮住機會繼續開口:
“主公放心,且聽我解釋!諸葛先生的謀略,當然不會如此粗糙,剛才是沒說完被打斷了……”
聽糜威還有後續解釋,劉備驚懼的心情總算稍稍平復了一下,理智也重新佔領了大腦。
確實,自己可是派了子瑜這種天下奇才跟著三弟的!以子瑜之才,怎麼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
合著是糜威這孩子說話大喘氣呢?
劉備揉著胸口,長出了一口氣:“你一開始為什麼不說完?!速速把子瑜之謀說清楚!”
糜威也是無奈:明明是你插話打斷的……
但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糜威深呼吸了一口,整理好言語有條有理地說:“三將軍此舉當然是有所倚仗的,家父已經依諸葛先生之策,提前五日就準備了商船隊從海西緊急沿海岸南下、逆流入長江口。
偽裝成丹陽孫策的商船隊,再至廣陵縣入邗溝,為三將軍的偷襲部隊提供攻城器械和軍糧,順便也能幫三將軍的騎兵夜間從射陽西渡邗溝。
三將軍給小子的命令,是一旦發現主公擊破了淮陰圍城之敵,就立刻進城通知主公這一行動,親主公速速以步軍主力馳援。三將軍當如許耽死守白門樓待呂布之法,靜待主公援手奪下全城。”
劉備聽完這些解釋,呆滯了好一會兒,又對著地圖腦補,終於回過神來。
子瑜之才,真乃鬼神!
倉促之間竟能想到讓子仲白衣渡江、偽裝孫策商人、實則為偷襲部隊提供後勤和渡河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