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第1章 (以下為番外不要錢)屯墾東北,平定河湟(第2/3 頁)
種地還是心存畏懼的,不過好在東北的遼澤腹地已經開發過幾年了,基本的框架已經完善。
人去了至少直接有房子可以住,當地也都有足夠的燒磚窯廠提供建築材料,伐木業也已經足夠發達,想要確保人有落腳之地,冬天有地方取暖還是很容易的。
至於剛去時前兩年的口糧問題,可以靠朝廷協調、收購東北地區前一批移民的餘糧,然後借貸給新過去的屯戶,兩三年後連本帶利歸還即可。
只要控制好新移民和舊移民的人口比例,計算規劃精確,確保當地民間的總糧食夠吃,這些就都不是問題。
至於剛移過去的新屯戶開荒比較慢、田地難以快速大規模開闢的問題,朝廷特許當地進行大規模燒荒,這個舉措極大地緩解了荒地熟化慢的問題。
這個時代也不用擔心環境保護的問題,因為植被覆蓋太茂密了,不缺樹林,尤其東北第一階段要集中開闢的地方位於遼澤一帶,那裡沼澤水網縱橫,哪怕放一把大點的火,其實也燒不到多遠。
被水網沼澤分割的一片片小樹林燒光之後,火自然也就滅了。燒完後留下的黑灰餘燼,以及下面肥厚的黑土地,都足以讓關內去的百姓嘖嘖稱奇。
等第一年種的豆子收上來後,他們就知道朝廷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了,而當地的人心,也會很快徹底安定下來,從此好好安居樂業。
……
時間轉眼就來到了章武四年的開春,馬超對西涼的平定,也徹底到了最後掃尾的階段。
早在章武三年,春天的時候馬超就消滅了曹丕,把曹家政權名義上消滅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自立的羌人部族,以及地方割據的小規模漢人軍頭罷了。
章武四年夏、秋的時候,馬超從金城郡繼續西進,輕鬆搞定了武威、張掖二郡,也算是打回了老家。
按照下一步計劃,他就該繼續進取酒泉、敦煌,但因為章武三年天氣變冷,加上一些意外的變故擾動,只好暫時擱置,留到章武四年。
而這個意外的擾動,主要是青海的氐人叛亂——這事兒還真就不是給劉備找麻煩,而是歷史上建安十九年之後(215),河湟一帶的氐人就確實作亂過,只不過原本歷史上他們作的是曹操的亂,而平定他們的是夏侯淵。
對於這些羌氐胡虜而言,不管漢人朝廷是誰掌控的,他們該叛亂就得叛亂。
這些人居住在黃河北岸的支流湟水兩岸的山谷中,也就是後世的青海西寧一帶,在東漢的時候當地地名叫“枹罕”。那地方還沒到青海湖,與青海湖地區之間的直線距離雖然不遠,但還隔著幾層大山。
既然氐人終究還是作亂了,劉備也不介意讓馬超摟草打兔子幹一票。
於是章武四年開春後,就先用春天的幾個月把湟水流域徹底肅清了一下,凡是有反抗的氐族酋長全部殺了,沒必要留手。
普通部民全部進行漢化管理,派出官員進行軍事化整編,在當地屯田。
為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司徒諸葛瑾在聽說馬超順利平定河湟後,上表建議朝廷“以工代賑”,花錢徵發當地的氐族平民修一條穿越山谷的簡易道路,從湟水源頭通往青海湖,然後可以大規模開發青海湖周邊飽和的食鹽資源。
如此一來,可以解決西北的缺鹽問題,白挖大量高質鹽的收益也足以衝抵一開始大高基建的人力成本開支,將來還能長遠地給當地氐人部落一條財源,讓他們願意接受漢人官府的歸化統治。
劉備乍一聽這個建議時,還擔心是否會與“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短期施政綱領衝突,才剛說好要輕徭薄賦,結果又重徵徭役,擔心激發反抗。
不過諸葛兄弟都據理力爭,強調適度的“以工代賑”絕對是善政,和那些不給工錢的強徵徭役有本質區別。而且偏遠之地羌、氐人口本就比漢人多,需要以重金利誘氐人為漢人幹活。
這樣就算有人死傷,減少的也是氐族的人口,既讓他們有飯吃了,又能把桀驁不馴的人慢慢減少,留下容易被漢人統治的。將來還便於移一部分漢人過去雜居,更快徹底同化。
看在這個份上,劉備終究還是答應了這些建議,批准了諸葛兄弟的全部奏請。
馬超的刀子,諸葛兄弟的文治,雙管齊下,僅僅不到半年,枹罕/河湟地區就徹底平定了。
七月,馬超再次騰出手來,這次終於輪到身在酒泉和敦煌的賈詡了。馬超奉命再次西征,今年入冬之前必須誅殺賈詡。
——
ps:之前已經申請完本了,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