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大意是說,聖人之為道,上合於天德,下合於地德,中合於人的倫理道德。只有這樣,才有法則供遵守與學習。針刺也是這樣。所以,針刺胖人時,要“深而留之”;針刺瘦人時,要“淺而疾之”;對於“其為人也,貪於取與(偷盜)”的人,針刺時,要“深而留之”等。當然,如果我們在治療時加以引導,如對胖人勸他注意飲食清淡,忌除不良嗜好;如對瘦人勸他放開心胸,節約精氣等;而對於“其為人也,貪於取與(偷盜)”者,要設法令其意識到自己的貪於取與(偷盜)的心態和習氣。這樣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另外,行針道也要學會治神(守神)。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大意是說,針刺的要道,首先是要做到治神,清楚五臟的基本情況,以及脈診的情況,然後才可以針刺。
關於治神,《黃帝內經靈樞·邪客》:“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眾脈不見,眾兇弗聞,外內相得……”針灸師治療病人時,首先要端正心態,寧心靜氣。治神應達到什麼狀態呢?身體內外一個整體,似乎感覺到眾脈成為了一個;外界的聲音也聽不到了……
《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持針之道也是治神。針刺時針身要穩,不要左右晃。神要定在審視病人的狀態上如明察秋毫。更多治神的內容我們前面已經講過。這裡從另一個角度再說明一下,以便加深我們的理解。
《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粗守關,上守機。”關於這個我們已經在《中醫文化隨筆·脈診》中講過了。就針刺而言,《黃帝內經靈樞·小針解》中提到:“粗守關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大意是說,一般的針刺醫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治療,而高明的醫生還會守氣,即能夠仔細體察針下的氣機情況,而這種體察情況是醫生治神的結果。
《黃帝內經靈樞·外揣》:“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這是說大道是相通的,針道如此,治國也是這樣。那麼這個“大道”是什麼呢?“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而為一乎?”不但治國是需要合於道的,其實任何“道”都是在本質上超越小大、深淺等概念的相對性,而合為一個絕對的整體的。那麼這個整體性是如何表現的呢?“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竅,流溢無極,餘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大意是說:黃帝說,大道表現在針灸方法和守神上,也是守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深不可下,高不可蓋”的本體,它超越了相對的概念,體現出一種恍惚之中的整體性而彷彿沒有了感官,充滿宇宙萬物而沒有極限,天道、人事、四時之變都因這種大道的本體隨緣而產生。
這段話說明了守神(治神)的實質和狀態,即合於大道;也說明了針道的本質就是透過守神(治神)而產生針刺這種妙用。
2006年11月3日於北京
26·灸法
中醫文化隨筆26·灸法
所謂灸法,是中醫的一種醫療方法,用艾葉等製成艾炷或艾卷,燒灼或燻烤人身的穴位,有的中間還襯墊有薑片或鹽末。
《黃帝內經靈樞·官能》:“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大意是說,針刺的方法所不適合的疾病,用灸法進行治療比較合適。
灸法都是適合治療什麼樣的疾病呢?《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髒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大意是說,北方是天地之氣閉藏的區域。其地勢較高,又多風寒,這裡的人們喜歡在野外停留居住(如遊牧的生活),而吃的是牛羊的乳汁,因此內臟受寒而易產生脹滿的疾病,宜用艾灸的方法進行治療。可見,灸法適合溫陽去寒。
另外,灸法還適合虛症,起到補氣的作用。《黃帝內經靈樞·禁服》:“陷下則灸之。”什麼是“陷下”呢?所謂“陷下”,是一種脈狀,為正氣虛之症,大體相當於沉伏不起的脈象。《黃帝內經素問·皮部論》:“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在前文我們已經提到,人體的正氣不足,那麼邪氣就會最先侵犯面板,由此進入絡脈,進而侵犯經脈,使經脈感到虛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