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過度內向和有自閉傾向,這些都是膽小、懦弱的表現,要主動使
自己投入到集體生活中,克服上述習氣。
20、不要剛愎自用,要謙虛,要有團隊意識。剛愎自用是懦弱無能的表現。
21、要帶頭行善,帶頭遵守社會道德、行為規範,這是勇敢的表現。
22、克服私我,利益眾生,是勇敢的表現。
23、目的正義而且明確,那麼就矢志不移地去實現它,這是勇敢。
24、堅持正義,不怕別人閒言碎語和炮轟,這是勇敢。
25、領悟理論知識的真諦,並努力實踐,這是勇敢。
26、要有大局、全域性觀念,這是勇敢,否則是自私自利的,甚至是逃兵。
27、不斷反省自己,掃除自己的煩惱習氣是勇敢。
28、臨危不亂,沉著冷靜,禪定、自制、神穩,是勇敢。
29、能夠謙讓、包容他人是勇敢,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是懦弱。
30、要有自知之明,急流勇退是勇敢。
31、整潔、利索、講求效率是勇敢,反之是懦弱無能的體現。
32、主動增加生活閱歷是勇敢,逃避增加見識的機會是懦弱的體現。
33、學術糾紛中冷靜、沉著是勇敢,文化無賴和文化流氓是弱者。
34、在困境中不灰心,保持樂觀、良性作意是勇敢。
35、要做好表率作用,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讓我們攜手並進,克服懦弱,堅強起來,勇敢起來,不斷開拓,勇於創新,那麼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生命就會更加多姿多彩。
2007年8月15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67、關於謗法的點滴看法
167、關於謗法的點滴看法
博友留言:老師您好!認為“十度”是“十重妄”是謗法嗎?
以下供參考。
所謂謗法,誹謗正法(佛法)的意思。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謗法】誹謗正法之略。” 《佛光
大辭典》:“【誹謗正法】略稱謗法、破法、斷法。謂破壞佛說之正法,主要係指誹謗大乘經典非為佛所說。”所
謂誹謗,是說人壞話,詆譭和破壞他人名譽的意思。其中,誹是背地議論,謗是公開指責。
所以關於認為“十度”是“十重妄”的言論,認定它是否是謗法的行為,首先要看持觀點者的動機和
行為表現。如果動機和行為表現是在說佛法壞話,詆譭和破壞佛法名譽,那麼當然是謗法。
除此以外,要看認為“十度”是“十重妄”的說法是不是個人定論言論。如果認為這句話就是正確
的,併為人宣講,而不是口誤之後進行糾正,那麼是謗法。如果處於學術探討過程中而尚未定論,只是概念上的運
作而不涉及情緒、動機的問題,不應該視為謗法。
2007年8月15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 想看書來
168、智慧的提高處於過程中
168、智慧的提高處於過程中
博友留言:今天看網易博友,我有很多想法想跟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我還有很多疑惑,以前在迷
茫的日子裡生活,不知道路在何方,幸虧遇到了您,才慢慢找到了回家的路,可是還是沒智慧,遇到問題不能很好
的解決,只能隨順不能引導、飛翔。
人的修養和智慧是處於不斷提高和完善的過程中的。只要我們努力,就一直是最好的。只要我們乘風
破浪,勇往直前,那麼境界必然會不斷地提高,理想的實現指日可待。相信自己擁有未來。曙光在前,堅持,就是
勝利!不要怕流汗,生命的輝煌往往體現在奮鬥的過程中。人的價值體現在奉獻中。理想的彼岸並非遙不可及,而
是在我們的心中。當你發現生命的綠洲的時候,你可知道,那就是你曾經流下的汗水和淚水培育出來的綠色植被。
人的生命不應該存在蹉跎,應該只有兩個字貫穿我們的一生,那就是:“向前。”
理想是偉大的、崇高的。在實現理想的大道中,我們必須日夜兼程,風雨同舟,矢志不移。我們不要
被命運和挫折所捉弄。刻苦學習理論,並積極實踐,人生的路就會越走越寬。一個人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關鍵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