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
那人點點頭,道:“他的人答應了,不過,他們說存糧有限,只能提供給咱們三個月的糧草,至於對抗吐蕃和骨咄祿的人,就得靠咱們自己了。”
烏質勒沉吟了一下,道“三個月……也夠了!骨咄祿和吐蕃人不會在咱們的草原上折騰那麼久,先讓咱們的族人度過眼下的難關再說。”
“是!”
一行人說著,漸漸消失在山巔轉角處。
※※※※※※※※※※※※※※※※※※※※※※※※※※
隴右出事了。
未等狄仁傑、沈沐、太平公主等人對隴右做出一番詳盡的安排,吐蕃和東突厥的骨咄祿就開始行動了。
正如沈沐說服狄仁傑時所想到的,突厥人和吐蕃人一俟得知黑齒常之被捕,就會趁著清源道主帥被抓、三軍士氣低迷、新帥尚未上任的機會展開行動,而這個行動比沈沐預料的還要快,因為東突厥和吐蕃在唐軍控制區域內有大批的秘探。
黑齒常之是被公開抓捕,裝入囚車押解洛陽的,根本無需太費勁兒的打聽,東突厥探子親眼目睹了黑齒常之被押解進京的情形,這個重要的訊息傳到東突厥,骨咄祿可汗不禁大喜過望。
這時候骨咄祿正染病在身,不能親自出徵,他立即命令自己的弟弟默啜帶兵直取白水澗。同時通知吐蕃人,吐蕃人聞訊也馬上對歸附大唐的西突厥可汗斛瑟羅發動了進攻。
西突厥在東突厥和吐蕃人的兩面打擊下處境艱難。日愈窮迫。領地和部眾越來越少,哪裡架得住如虎似虎的吐蕃兵的進攻,斛瑟羅無奈之下。只得疏散自己統馭的十姓部落,把他們化整為零,分散到整個大草原上。然後率領本部的老弱婦孺退向唐軍駐地以避其鋒茫。
西域狼煙四起,唐軍信使以八百里快馬日夜不停地把訊息送往洛陽……
神都洛陽此時對隴右的情況還一無所知,依舊沉浸在一種新朝甫立的歡慶氣氛當中。
這天,武則天正在永珍神宮召開一場盛大的家宴,召集所有皇親國戚共慶太平。
永珍神宮,也就是明堂。
明堂是天子朝會,討論國家軍政大事之所在,用來召開家宴,載歌載舞。酒肉飄香,未免有失莊重,但是武則天就是要在這裡開。
開耀元年也就是高宗李治駕崩的前一年。武則天曾想在大明宮宣政殿宴請百官和命婦。但是太常博士率領一群文武大臣嚴辭反駁:宣政殿是正殿,是天子朝政之所在。莊嚴肅穆,豈可用來吃吃喝喝!
雖然那時武則天早已大權獨攬,但高宗李治畢竟還活著,太常博士等眾大臣理直氣壯,她也不敢一意孤行,只得強忍被拂逆的羞怒,改在麟德殿設宴。
這件事她沒有忘,九年後的今天,她做了皇帝。她偏要在這座比當年的宣政殿更恢宏、更莊嚴、更耀煌的永珍神宮舉行宴會,誰還敢說三道四!
巨大恢宏的明堂裡面張燈結綵,楊帆和謝小蠻在宮殿裡面漫步巡弋著。
楊帆現在只剩下一個仇人,可是他一直找不到機會下手。丘神績本身藝業高明,一身武藝比他略高,身邊更是扈從如雲,楊帆想接近他太難了。而楊帆如今有了婉兒這個牽掛,又勢必不能以暴露身份為條件孤注一擲,所以他只能耐心地等待。
“醉春樓”那一晚,他和沈沐聊到很晚,兩個人都談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楊帆也把這件事完全地埋在了心裡,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
小蠻最近有點心神不屬,她按照楊帆教她的辦法,已經派人去廣州府了,按時間推算,她的人應該已經到了廣州府,懸重賞尋找阿兄的告示已經貼遍了廣州府的大街小巷,小蠻不知道她的人什麼時候會回來,回來的時候會不會把她的阿兄帶回來,所以最近心事重重,總有些心不在蔫。
因為兩個人各有心事,所以兩個人傍肩而行良久,都沒有說話。
兩個人走到偏殿一處甬道時,旁邊屏風後面忽然傳來一陣聲音,二人不由站住了腳步。今天武則天舉行規模盛大的家宴,左右教坊和內教坊的供奉級舞樂大師全都來了,這些藝術大師每個人都有一大幫隨眾和弟子,需要陪同大師表演,所以就把大殿東西兩廂的偏殿和甬道都佔據了,用作更衣、化妝、排練的所在。
楊帆和謝小蠻所經過的這條甬道中也有一排屏風,將本來極寬闊的宮殿甬道隔成了兩半,一半充作換衣間,聲音就是從換衣間後面傳出來的。
那是一個清脆童稚的聲音:“五郎,不管這國號是周還是唐,咱們姓武還是姓李,這天下都是咱們家打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