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佛麥克風裡傳來的不是軍長的聲音,而是高遠面對全團侃侃而談。
第十四章 意志(4)
“我講的第二句話,各級領導一定要嚴格落實,安全管理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責任意識,不能再隨隨便便地傷人、死人,誰再傷了我的人,我就對他不客氣!”
軍長還真沒展開長篇大論,像扔廢紙似的把講話稿扔到了一邊,無視秘書們的勞動成果,緊接著發出第二句話。說得很土,土得不像軍長更像鄉長,句子不長,點到即止,語態卻很重,算得上放狠話。有道是響鼓不用重錘,可軍長這第二句話,早不是什麼重錘了,簡直如重磅炸彈,準確地命中了809團各級幹部的心臟,狠狠地轟擊他們的神經。他們剛松的一口氣,再次提到嗓子眼,尤其是六連的幹部,意志力臨近崩潰的邊緣。
還是看問題的角度,以及士兵和軍官的差距。高遠可沒有想得太多,他甚至不知道那句話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會把軍官嚇得直哆嗦。
“第三句話,記住軍人的使命。知道部隊是幹啥的,軍事訓練是每個軍人必須完成的任務,‘夜不出門,險不練兵’,那不是部隊,那是一群老孃們。各級不許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消極保安全。部隊是流血犧牲的地方,還怕死人嗎?哪個單位再出現偏訓、漏訓現象,那個單位的領導我看該撤了……”
軍長的第三句話與他的第二句並不相悖,可兩句話挨在一起說就有些矛盾了。恐怕給軍長寫講話稿的集團軍級“筆桿子”們不會犯如此低階的失誤,可軍長的話一言九鼎,他扔掉了稿子,隨便說出一句,哪怕是破口大罵,下邊的人可是要錄音整理,再形成文字材料,印發全師,認真組織學習並貫徹落實。儘管大部分情況下,需要軍長本人審閱,如果本人不想把罵人的話酌情刪減,那印發的材料也會白紙黑字原樣照搬地出現。”
細心的機關參謀、幹事們迅速判斷出軍長因何而矛盾,其實那“三句話”當中,軍長最想說的是第二句,而且軍長原計劃只帶了“第二句”到809團來。只是看了809團的精神面貌不錯,看了步兵六連並沒有被這次亡人事件而擊垮,所以加上了前邊的第一句和第三句,也算是表達一種鼓勵。
“我靠,不好!”高遠差點驚詫出聲,他的餘光發現旁邊有異動。思想意識迅速由軍長狀態,調整成新兵高遠。
異動的是隋猛。幾個受刺激最大,心理承受能力快到臨界點的幹部,仍然能堅持住,跟高遠一同入伍的新兵隋猛卻堅持不住了。
其實在方隊透過主席臺,端槍轉託槍,也就是收槍的時候,高遠就發現了問題。前面的隋猛有些異樣,槍托上肩,向後擺動的左臂很不自然,擺動幅度根本不符合條令規定,前後擺都不到位,像是被子彈擊中了左肩。高遠覺得不太正常,隋猛的佇列水平在新兵當中是最好的,軍姿和動作均屬一流,甚至跟儀仗隊國旗班的武警戰士不相上下。可正步透過主席臺時隋猛還好好的,怎麼突然間這小子居然連齊步都不會走了?好在佇列已經超過了第四名標兵,主席臺上的首長都把目光集中在後面七連、八連等方隊,誰也不會注意這個小小的細節。高遠當時也沒太當回事,反正隋猛也沒把臉丟到主席臺前。
隋猛跟喝醉了酒似的,前後左右搖晃,幅度不大,像快要燃盡蠟油子的蠟燭,在微風中搖擺抖動,更像一個即將逝去的生命體苦苦掙扎。
高遠幾乎沒有聽清軍長的第三句話,即使聽清,以他一個小新兵的閱歷也聽不出那是為本團本連掙口袋。他只覺得旁邊的隋猛像破了幾處大口子的面口袋,馬上就會爛泥似的癱下去。他猶豫,該不該出手相助?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四章 意志(5)
整齊如一人的方隊,可以看成是一個人的方隊,一個人如果倒下,相當於整個方隊都跟著倒下。如果方隊中突然伸出一隻手呢,那就相當於老虎腦門子上的“王”字出頭,變成了“主”字,那是非常惹眼的。跟某位骨科醫生給斷臂維納斯接了一雙精美的手臂一樣,誰看了都不會覺得精美,只會覺得彆扭。在眾志成城壁壘森嚴的佇列中,這樣的舉動無異於和嚴肅的軍紀叫板。
可不伸手呢?眼看著隋猛像個渾身是水的泥人被泡散了架,轟然倒塌?那可就不是惹眼的問題了,恐怕有人要急眼,弄不好有人要當場罵娘。
站在隋猛右側的於繼成也發現了問題,他和高遠在同一時間考慮的是同一個問題——該不該出手相助?
於繼成把軍長的三句話都聽全了,理解上不會出現任何偏差,知道軍長是在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