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了;人剛下馬就從後面拿起一個布包喊道:”曉曉;快下來;看我給你買什麼了”;巫曉從二樓下來跑到紅魚面前;看了看紅魚;眼睛閃著光;紅魚笑咪咪的看著他;巫曉道:”我的名字叫巫曉”。
紅魚拉著他的手走到庭院的石桌旁;解開布包;裡面是幾件衣服;一看就是巫曉的身材;”曉曉;來試一下這幾件衣服合不合身;我走的時候讓何裁縫做的;他昨天才完工呢”
“我叫巫曉”
“曉曉;爺爺呢;怎麼沒看到他”
“……;爺爺在午睡”巫曉妥協了;不要糾正名字的問題。
“挺合身的嘛;何裁縫的手藝還真不錯”紅魚利索的把巫曉的舊外衣剝下來;給他穿上了新衣服;然後讓巫曉在她面前轉個圈;巫曉艱難的配合著。
“現在回來都不叫爺爺啦”老人連向外走邊打趣說道;紅魚燕子般飛了過去拉著老人的手道:”爺爺說什麼呢;我也給你買了東西;快來看”。紅魚從馬背上取下一根柺杖;送給了老人;老人把柺杖拿在手上看了看摸了摸說道:”這個不容易找到啊;是莽藤做的;這個龍頭雕得也不錯”;紅魚道:”我看你最近走路比較吃力;路上看到一個老人在賣這個就買了;好貴的”;老人試了試很合用;剛好與他的身高相稱。老人笑道:”是啊;我也老了;要用柺杖囉”。
如此巫曉在竹園安頓下來;紅魚出去巡疹;都會帶巫曉一起出去;同乘一騎;兩人一起走過阡陌;江岸和山麓;兩人一起走過初晴;風雪和霧茫;路上紅魚教授巫曉蒙學;四書;五經;巫曉很聰慧;學得快記得快;還能舉一反三;把紅魚高興得經常親他精緻的小臉;紅魚坐館時巫曉在一旁幫手;他配藥的絕技讓醫館的夥計驚歎不已;不多久江南道百姓都知道紅魚姑娘帶了一個神奇的藥童。在外巡疹時兩人都是同吃同睡;紅魚喜歡擁著巫曉;而後者也慢慢習慣;有時老人也會把巫曉留下;晚上去幫忙尋屍體;巫曉一直很奇怪老人基本不出門;他怎麼能準確的知道哪兒有比較新鮮的屍體;巫曉問過老人;老人笑而不答;直到有一天;有個精瘦的中年人來看病;老人叫巫曉拿十兩銀子來;給了哪個中年人;老人並且交代如果以後自已不在;可以把訊息通知給這個小孩兒。巫曉才知道老人一直是叫人在外留意並幫他送訊息的;並且巫曉知道哪個中年人叫陰羅剎喬三。
第三年的春天;老人去世了;紅魚哭得稀里嘩啦;一度暈撅過去;巫曉一直照顧她;老人去世的第二天;來了很多弔唁的人;曾阿生也在其中;販夫走卒;小商巨賈;大官小史;曾阿生和別一個曹幫的馬大洪一起幫忙料理;竹園只剩一個女子和一個小孩子;實在沒有人料理這些後事;紅魚悲傷過度人都認不清了;相反是巫曉一直在旁答謝來賓。他穿著白衣孝服;扶著一旁的紅魚;神情很鎮定。
曾阿生和馬大洪則幫著安排壽宴;接人待物;各色人群分別安排;命幫眾在竹園四周搭了很多臨時的棚子;他們本來就是江湖上討生活;這些事都安排得謹然有序;如果沒有他們;這一大一小不知道如何處理;肯定亂成了一鍋粥。
三天後下葬;老人的墓碑上刻著”藥王大弟子溪平韁之墓”;雖然老人早年就被藥王趕出了師門;但是這是老人唯一的心願。墓碑左下刻著”義女溪紅魚;義子巫曉”;兩人的名字並列;老人一生無子嗣;聽說有過一個女人;但是不詳;紅魚是老人一次出診;在江邊拾到的;拾到紅魚時;她才是一個九個月大的嬰孩兒。紅魚是吃百家奶長大的;老人巡診都揹著紅魚四處討奶吃。
來賓陸續的走了;曾阿生說留幾個人照應一段時間;也被紅魚謝絕了;竹園現在只剩下他們倆了。晚上兩人躺在床上;巫曉倔強的說:”爺爺說以後我們相依為命;我永遠跟著你”;紅魚熱淚盈框抱著巫曉哭溼了忱頭。
第十章 求學
春去冬來又是一年過去了,這期間陰羅剎喬三來過幾次,也拿到了自已的錢,巫曉也按他的訊息挖到了好幾具屍體,現在他做這件事已經比較順手了;不久年關將盡;紅魚和巫曉也結束了今年的最後一次巡診;回來的路上紅魚還特地買了很多年貨;準備兩個人好好過個年;回到竹園以後巫曉把年貨拿回尾;紅魚去栓了馬。
“曉曉;一會把院子打掃一下吧;我們不在這段時間都積了一層竹葉了”
“好的”巫曉在屋內應著
“再劈點柴吧;今年很冷;這幾天會下雪的”
“好;我掃完地就劈柴”
“我去做飯了;你想吃什麼;有年羔;臘腸;還有些魚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