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頁)
間是昨天。
可劉璟卻覺得,這應該是去年自己寫那封信的回信才對,當然,他也理解孫權在信中不提戰爭之事,既然要談和解,那麼不愉快的事情儘量迴避。
他又繼續看下去,後面的內容已經不多,但最後一句話竟是江東全力支援他為荊州之主。
劉璟眉頭一皺,這句話就有歧義了,是支援他取代劉表,還是支援他繼承劉表?
但不管是哪一種,劉璟都感覺不妥,作為孫權如此地位之人,這種話都不應該留在書面上。
他心中疑惑不語,魯肅彷彿知道劉璟的不解,連忙解釋道:“吳侯是希望司馬能成為荊州繼承人,這樣,荊州和東吳將來才有機會聯合,共抗曹軍,指望劉琦和劉琮,會讓人絕望,這是吳侯的原話。”
他話音剛落,身後傳來了徐庶的聲音,“大戰剛剛結束,士兵屍骨未寒,魯都督就談和解結盟,這未免有點讓江東士兵寒心吧!”
徐庶慢慢走了進來,向劉璟施一禮,又向魯肅點點頭笑道:“庶是爽快之人,說話耿直,請魯公勿怪。”
魯肅連忙起身行禮,“不敢!徐公所言讓魯肅慚愧,今日確實不宜談結盟,只談戰俘交換。”
劉璟一擺手,“元直請坐下,魯都督也請坐下!”
魯肅又感激地向徐庶行一禮,這才坐了下來,幾名親兵給他們上了茶,劉璟端起茶,給徐庶使了個眼色。
徐庶會意,便笑著對魯肅道:“說起戰俘,不知江東軍手上有多少江夏士兵?現在他們在何處?”
魯肅已經明白劉璟和徐庶的分工,具體談判是由徐庶來談,劉璟只是在後面決策。
他從隨身攜帶的包裡取出厚厚七大本冊,放在桌上,推給了徐庶,“這是戰俘清冊,一共九千四五十五人,絕大部分是在夏口和武昌的戰役中俘獲,吳侯的意思,不管我們在貴軍手中有多少戰俘,這些戰俘我們都會全部釋放,目前他們都在彭澤。”
劉璟和徐庶迅速對望一眼,兩人都暗暗吃驚,竟然有這麼多戰俘,九千人,怎麼會?要知道黃祖的總兵力也才一萬五千人。
徐庶細細翻了幾本名冊,把其中一本名冊遞給了劉璟,劉璟接過翻了翻,裡面密密麻麻記滿姓名和籍貫,這時,他卻意外地發現,裡面竟然有很多襄陽籍計程車兵。
他心中一怔,再細細一想,忽然明白過來,這些士兵一定是蔡瑁帶來的援軍,被江東軍擊敗後俘虜。
劉璟眉頭一皺,問魯肅道:“不知在對蔡瑁一戰中,有多少戰俘?”
魯肅想了想,“大概四千餘人。”
居然佔了近一半,劉璟點點頭,又繼續翻看名冊,這時,徐庶又笑道:“我們手中的江東軍戰俘大概有五千餘人,這樣交換,江東不有點吃虧嗎?”
魯肅搖搖頭,肅然道:“吳侯說,交換戰俘不在人數,而在於誠意,只要雙方有誠意,不在乎人多換人少。”
徐庶呵呵一笑,“既然吳侯有誠意,那我們就佔一點便宜了。”
魯肅抱歉笑道:“這確實是吳侯的胸襟,希望戰爭歸戰爭,和解歸和解,若不是東吳有事,吳侯很願意和劉司馬面談。”
停一下,魯肅又問道:“除了交換戰俘,劉司馬還有什麼要交代嗎?”
劉璟淡淡道:“我能感覺到吳侯的五分誠意,若兩家罷兵,修好言好,我以為吳侯至少要拿出八分誠意。”
魯肅明白劉璟是有另外的條件,他便試探著問道:“不知司馬認為其餘分誠意是什麼?”
劉璟笑了起來,“其實也簡單,希望吳侯不要為難陶家,維持陶家的現狀,我希望陶家能成為我們雙方溝通的橋樑。”
。。。。。。。。
魯肅告辭回彭澤了,徐庶送走魯肅回來,見劉璟依然在翻看戰俘清冊,便坐下笑道:“司馬可想到了孫權的真實用意?”
劉璟一合手中冊,笑道:“你說說看,他是什麼用意?”
徐庶冷笑一聲道:“我沒猜錯的話,孫權是擔心司馬趁機東擴,所以才這麼大,九千人換五千人,換公一個人情。”
劉璟想了一想,這才微微笑道“我想應該是江東內部出了問題,他才如此急急趕回去,或許正如你所言,孫權擔心我東擴,不過,我暫時也沒有東擴的想法,先把江夏郡捏在手中再說。”
徐庶笑了起來,“可剛才司馬說得言辭鑿鑿,魯肅都信以為真,估計他回去稟報,孫權又要睡不著覺了。”
“讓他擔心一下也好,以免他以為江夏是菜園,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