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第1/4 頁)
諫舷惆福�虯縈�幼約航�恰�
陶政看出劉璟眼中的讚許之色,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道:“大概是四年前,我將全體縣民集中起來商議,大家定下了規矩,房舍都造成一樣,屋前屋後都要種樹種花,垃圾不準隨意亂扔,更不準隨地便溺,大街小巷的石板都是全縣民眾一起動手鋪成,石料也花不了多少錢,經過幾年的努力,蘄春縣大變樣,從揚州遷來的移民,進了縣城就不想離去了。”
劉璟對眼前的街道景色確實很滿意,尤其喜歡這種乾淨整潔,他又笑問道:“假如違反規矩怎麼辦?我是說,你是改掉一些民眾的髒亂惡習?”
“很簡單,規矩是大家決定的,每家每戶都按了手印,假如不遵守就嚴懲,第一次當眾責打五十棍作為警告,第二次再犯,就全家逐出蘄春縣,趕到附近的鄉里去住,不準再進城,不過到目前為止,只責打過十幾人,沒有一戶人家被趕出城,大家都很喜歡這種乾淨清爽,所以就會自覺維護。”
劉璟點了點頭,他還是得承認,陶政確實很有能力,不僅僅是因為是自己的大舅。
其實劉璟一直很關心陶家在官場中的發展,現在陶家已不僅僅是商人了,在官場上也逐漸有了分量,除了陶政出任蘄春守外,陰平郡守楊亮也是陶勝的妹夫,另外還有四五名陶家弟出任郡縣官員,就連陶勝本人也因陶家對荊州軍的卓越貢獻而被封為鄉侯。
不過最讓劉璟滿意的是,陶家弟的低調務實,從無任何欺壓民眾的劣跡,反而倍受鄉人尊重,在官場上也清廉自律,當然,這和陶家的豪富有關,他們只會向外貼錢,而不屑於向家中撈錢,陶政就是一個簡樸務實的良官,年年考評都是上上。
劉璟走進了郡衙,和眾人寒暄幾句,眾人都很知趣地退下,房間裡只剩下劉璟和陶政兩人,劉璟微微笑道:“這次我來蘄春郡,主要是和你商量一件事,確切說是想讓你做一件事。”
陶政並沒有因為他是劉璟的大舅而忘記上下禮儀,他恭恭敬敬躬身道:“請州牧吩咐,微臣自當遵從。”
劉璟點點頭,又沉吟一下道:“是這樣,我打算調你去長安,出任京兆郡守兼長安令,你能接受嗎?”
饒是陶政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震住了,出任長安主官,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從前是蔡琰出任襄陽守兼襄陽令,後來是董和出任蜀郡守兼成都令,但董和現在五相之一,將來遷都長安,他就是京城的主官,陶政沒有感到欣喜,而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知道這個職務的份量。
半晌,他低聲道:“我就擔心能力不夠,最後讓州牧失望。”
劉璟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道:“你需要明白一點,若沒有陶家的高位,未來的漢王妃,地位恐怕會不穩。”
陶政渾身一震,他忽然明白,劉璟這是要給妹妹建立外戚勢力了,他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惶恐,“感謝州牧對陶家的重視,我就擔心資歷不足,出任長安令會讓人非議。”
劉璟笑了起來,“你覺得會有人非議嗎?”
“微臣明白了,我絕不會讓州牧失望。”
劉璟點點頭,“這就對了,伊籍明後天就來接任蘄春守之職,你交接後直接去長安,賈詡會當眾宣讀我的任命。”
。。。。。。。。
劉璟在蘄春縣只呆了兩個時辰,吃罷午飯,他便乘船來到了長江對岸的江夏銅礦,綠銅山一直便是荊州乃至整個南方最大的銅礦和金礦產地,也是鑄造荊州錢銅料的來源地,在整個荊蜀政權裡具有舉足輕重的左右。
目前,銅礦有駐兵六千人,約十萬人在這裡從事採礦和冶煉,除了一萬餘人是在當地招募的勞工外,其餘八萬餘人都是荊、益兩州的罪犯和戰俘,利用戰俘來挖礦已經是荊州多年的規矩,無論曹軍還是江東軍的戰俘,若不願加入漢軍,那就需要在礦山服役年,期滿後則釋放回鄉。
不過隨著漢軍和曹軍簽署了和解停戰協議,戰俘大量激增的情況將被扭轉,隨著戰俘不斷被釋放,從而會出現礦工人數減少的現象,劉璟這次來視察礦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和八年前相比,現在的綠銅山已經變化很大,原來是利用一條小河運出礦石,最多隻能航行石的拖船,但現在河道拓寬拓深,已經能航行五石的貨船,礦石的運出能力也大大增強,甚至不需要在西塞湖中轉,直接運去夏口。
不過現在運出的並不是礦石,而是在礦山已經冶煉好的粗銅坯和金塊,江夏郡早在五年前便在礦山裡建造了冶煉場,有數十座高爐在這裡晝夜不停地從礦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