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部分(第1/4 頁)
讓曹丕沒有想到的是,民眾的購買力格外強,投入的十萬石糧食一個上午便被買光,他不得不又在次日再次投入十萬糧食,但依舊供不應求,很多外地民眾也紛紛舉家趕來鄴都購糧。
儘管官府已經投入了二十萬石糧食平抑糧價,但市場上的糧價並沒有被打壓下來,依舊是鬥米五錢,而鄴都所在魏郡的其他縣城,糧價已漲到鬥米六錢,形勢十分嚴峻。
曹丕沒有想到,半年前放開了自由貿易,使大量漢錢湧入魏國,民間積蓄了多的錢,而離石縣失守無疑是一根導火,使魏國的糧價驟然失控,物價飛漲,不僅是糧食,所有的生活用全線漲價,這就是物資短缺後造成的嚴重後果。
當然,這種物資短缺並不會永久存在,但至少在一兩年內將保持這種物價高漲的局面,這是經濟戰留下的後果,這種後果也並不是一天兩天形成。
早在十年前,新漢錢逐漸被魏國人接受,並漸漸取代了中原市面上的五銖錢,便在那時種下了今天的根源,而半年前的自由貿易不過是漢國最後的收穫罷了。
儘管官府已開始平抑糧價,但鄴都街頭依舊十分混亂,到處是排隊和爭吵,不斷有人在街頭鬥毆打架,維持秩序計程車兵到處奔跑,被弄得焦頭爛額。
漢國的鴻臚館門前還比較平靜,十幾名曹軍士兵在大門前站崗,他們的職責不僅是要維護鴻臚館的安全,同時還要嚴密監視鄴都官員和鴻臚館的聯絡。
臨近中午時,兩群地痞混混在漢國館前為了爭幾袋糧食爆發了口角,繼而大打出手,使鴻臚館前一片混亂,在門口守衛的十幾曹軍士兵大怒,衝上來用皮鞭猛抽,“快滾!不準在這裡鬧事。”
就在曹軍士兵衝上前維持秩序時,一名年輕人卻趁大門口無人把守之機,迅速溜進了鴻臚館內。。
溜進鴻臚館中的年輕人正是陳群之陳泰,陳群的計策雖然很簡單,但它又很實用,城內到處是打架鬥毆,沒有人會留意鴻臚館前的打架事件。
兩群打架的地痞是陳泰花錢僱來,只要把守門的曹軍士兵吸引過來,地痞們便一鬨而散,混在人群中的陳泰便趁機溜進了鴻臚館內。
房間裡,陳泰將父親的親筆信交給了少卿鄭離,“這是我父親寫給漢王殿下的親筆信,我父親願為漢國效力,只希望漢國能協助我們全家離開魏境。”
少卿鄭離在鄴都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招攬願意效力漢國的魏國及原漢朝高官,他們已經聯絡了不少中下級官員,而陳群是第一個願意投靠漢國的高官,這讓鄭離為重視。
鄭離接過信,當即道:“我們熱烈歡迎令尊為光復漢室出力,請公放心,我會立刻安排好一切,保證令尊以及全家平安離開魏境。”
陳泰大喜,又說道:“我父親準備新年時回潁川祭祖,就利用那個機會前往南陽郡,父親就擔心曹真會派人監視,所以希望漢國在那時幫助我們。”
“放心吧!我們會安排妥當,絕不會有半點閃失。”
停一下,鄭離又道:“關鍵此事一定要嚴加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絕不能洩露一點風聲,也包括我這邊。”
陳泰點點頭,“目前只有父母和我知曉此事,連兩個妹妹也不知情,我們不會再讓第四人知曉,另外,我怎麼隱蔽離去,不讓人知道我來過鴻臚館,還望鄭使君幫忙。”
鄭離神秘一笑,“鴻臚館內有一條密道,還從未啟用過,公是第一人。”
。。。。
入夜,陳泰從一條密道鑽了出去,他發現自己竟然到了步外的一條小河內,這裡已不屬於防衛範圍,沒有士兵守衛,密道出口就設在河水上方的石壁上,密封得非常好,可以防止河水倒灌。
出口外面長年停泊著一艘畫舫,正好遮住了密道出口,旁邊還停著另一艘小船,從畫舫內出來,可以直接劃小船離去,也可以上岸離去。
鄭離一直將陳泰送出畫舫,這才對他道:“公請保重,我們長安見!”
“後會有期!”
陳泰揮了揮手,一躍跳上岸,大步離去了。
鄭離回到鴻臚館,立刻寫了一封快信,連同陳群的親筆信一起放進了書皮袋,交給一名心腹手下。囑咐他道:“速趕去長安,將此信交給劉正卿,請他立刻轉呈漢王殿下。”
手下行一禮,接過了書袋,他當天晚上便帶著兩名隨從離開了鄴都,快馬加鞭趕往長安。
。。。。
漢軍奪取幷州西河郡後,便不再繼續東進,也沒有再發動其他攻勢,很明顯,這次攻打離石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