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部分(第3/4 頁)
注意力轉移陳群這裡,劉璟微微笑道:“陳公能順利抵達長安,令人欣慰,我代表漢國熱烈歡迎陳公及全家到來。”
陳群又深深行一禮,“復興漢室是父親和我的最大夙願,今天能為漢王殿下效力,也是陳群的榮幸。”
“說得好!”
劉璟挽著陳群笑道:“請坐下,我們慢慢談。”
人坐了下來,劉璟又笑道:“當年我與陳公談及律法,對陳公的九中正頗有興趣,不知陳公是否還在魏國推行此制?”
陳群有些愕然,他記得很清楚,當年劉璟可是堅決反對九中正制,而且從他幾次科舉中無論門第,唯才是舉來看,他的做法也是和自己的九中正制背道而馳,現在怎麼又感興趣了。
他心中不解,只得小心翼翼道:“魏公本來就不贊成九中正,尤其他這兩年推行出丁令,打壓世家,九中正就沒有再提及了。”
劉璟點點頭,“九中正制對寒門弟不利,如果嚴格執行,就等於剝奪他們上進的門,確實不合理,不過,九中正制也有它積的一面,比如對士行的長期評估,這很重要,從前科舉時,很多士跑來長安眠花宿柳,揮霍無,考上後又繼續當官,毫無影響,這種人做官也很可能會為禍一方,所以我考慮將來要稍微改一改,叫做無論貴賤,惟才德是舉,考中科舉並不一定能做官,還必須由吏部考核他平時的德行,九中正制,就正好補充了這一點。”
陳群心中充滿苦笑,原來的九中正制是不要科舉,只要地方中正對士考核行,然後推薦,便可做官,這其實就是漢朝舉孝廉制的完善和延續,不料,劉璟卻把它去掉了關鍵,而保留了次要的考核,這就完全變了味。
陳群無奈,只得苦笑一聲說:“殿下說得有理。”
劉璟理解他的無奈,便笑了笑,暫時不再提此事,又將話題轉了回來,對陳群道:“這次陳公來漢國出仕,我仔細考慮過,我想先委屈陳公出任尚書省右丞,主持新漢律制訂,漢律制訂後,我會再重用陳公。”
陳群大喜,伏身行拜禮道:“願為殿下效力!”
第1090章 驚天劇變
、、、、、、、、、、
鄴都的繁盛儼如一朵綻開的煙花,在短短的璀璨後便消泯無蹤,西河郡的失守引爆了魏公的短缺危機,使鄴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物價暴漲,民怨沸騰,此時危機爆發已經過去近兩個月,初始的混亂已漸漸平息,鄴都進入了更深一層危機,那就是業蕭條。【閱】
就算是白天,鄴都大街上也冷冷清清,很少看見行人,幾乎所有的店鋪都關門停業了,沒有了商業,糧食實行最嚴厲的配給制,人們只能勉強生存,這種危機打擊的,不僅僅是經濟,更多是人心。
到了夜晚,大街上更沒有行人,到處一片漆黑,鄴都儼如一座鬼城,黑暗中隱藏著危險,隨時會發生案件,只有靠近城門和副相國府一帶有士兵巡邏,治安才稍好一點。
在黑暗的街道上,個人影在迅速走著,不安地望著兩邊小巷,或許是有個人的緣故,他們沒有遭遇到危險,很快便走到了東門附近。
人走進一條小巷,來到了聚財酒館前,直接從後門進了酒館,昏暗的燈光照在前面一人的臉上,是一張蒼白肥胖的臉龐,正是宦官米應,後面兩人是在宮門附近接應他的漢軍探,護送他來到李孚這裡。
米應走進房間,見李孚正在寫信,他連忙討好地躬身笑道:“李參軍,我來了。”
“你怎麼現在才出宮?”李孚著實有些惱火,他五天前就有急事找這個米應,足足等了他五天。
米應嚇得連忙道:“我也很著急,可是一直等不到我熟悉的當值侍衛,今天好容易才等到,而且花了十兩黃金,他才給我一個時辰,我得馬上回去。”
蟹有蟹,蝦有蝦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賺錢之,守衛鄴宮的侍衛也不例外,他們掌握著出入鄴宮的大權,宮中人要想出宮辦事,就得花錢行賄。
當然,守衛鄴都的侍衛是曹操的心腹,大部分人都不徇私情,花錢也買不通,但也有少數侍衛偷偷收錢放人,他們冒著調腦袋的風險,放宦官和宮女出宮辦事,收取黃金行賄,一般是五兩黃金一個時辰,現在查得緊,漲到十兩黃金一個時辰了。
從前米應是透過廚的令牌出來,但現在廚也不準外出,他也只能用黃金來收買侍衛。
李孚有重要任務,也無暇計較這種事情,他對米應道:“現在是用你之時,劉協的御書房你進得去嗎?”
米應心中暗笑,劉協現在哪裡還有什麼御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