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3/4 頁)
之牧,竟然短見若斯,令人鄙夷,而劉璟、孫權卻練兵合縱,同心抗敵,相比之下,劉璋不思聯合荊州、江東,只求自保,確實是平庸之輩,不足為慮。
曹操合上信,又笑眯眯問法正道:“法孝直在益州官任何職?”
“下官出任軍議校尉。”
“以孝直之才,十幾年才混到一個軍議校尉,足見劉璋是昏庸之輩,無識人之明,若孝直願效力於我,我薦你扶風郡守,如何?”
法正欠身道:“感謝丞相好意,但法正既為使者,當忠於使命,不談私事。”
“如果孝直不願效忠於我,其實也可以選擇劉璟,此人雄才大略,不在我之下,他是天之驕鳳,是我曹孟德平生勁敵,劉季玉碌碌小人,不過是承父蔭之草雞罷了。”
法正沉默片刻回道:“公乃宰相之胸,言辭何以如此刻薄?”
曹操並沒有生氣,依然微微一笑,“你知道劉璋在信中寫了什麼嗎?”
法正搖了搖頭,“主公之信,不是人臣能隨意看。”
“你是使者,當然可以看!”
曹操把信遞給了他,法正遲疑一下,曹操說得沒錯,他是使者,不是信使,出使目的他應該知道,他接過了信,匆匆看了一遍。
法正的臉頓時脹得通紅,他沒想到劉璋竟然如此奴顏卑膝,難怪張松稱病不來,簡直就是莫大的恥辱。
“怎麼樣?”
曹操注視著他的表情笑道:“這樣的主公,不效忠也罷!”
法正心中長嘆一聲,起身深深施一禮,“下官出使是為公事,願聞丞相公論!”
曹操看了他片刻,淡淡道:“我沒有什麼書面回信,只有一句口信,你替我轉告劉璋。”
。。。。。。。。
歷史上應該是張松出使曹營,因為情節需要,改成了法正,事實上法正被益州集團排擠,不受劉璋重用,更不是劉璋心腹,而且地位也不高,這種重要出使,劉璋肯定不會派他來,所以法正出使曹營,有點不符合邏輯。】
第331章 戰略撤退
、、、、、、、、、、
漢水北岸,法正心事重重地望著大江對岸往來船隻,他已經完成了出使曹軍的任務,一南下,但此時他卻不知回去怎麼向劉璋交差?
曹操的譏諷和不屑令他倍感恥辱,甚至連一封回信都沒有,就只丟下一句話,‘讓劉璋本人來見’,換而言之,就是要求劉璋投降。【全文字閱讀】
說到底,曹操的傲慢和無禮完全是劉璋咎由自取,他的奴顏婢膝當然會令人更加瞧不起,連法正心中都充滿了鄙視。
這時一名隨從小聲問道:“法校尉,我們是去上庸,還是渡江?”
他們這次出使是從漢中出來,經上庸來到樊城,法正沉思不語,既然曹操拒絕了主公的求和,那麼巴蜀能不能也和荊州達成聯盟,一同抵抗曹軍南下?至少回去也能給主公一個交代。
想到這,法正當即對隨從道:“去襄陽看看吧!瞭解一下局勢。”
眾人調轉馬頭向西而去,從樊城渡江南下是不可能,江夏水軍封鎖江面,樊城也沒有渡船,但法正他們知道,在西面的鄧縣碼頭一帶,有船家暗中以高價渡江,他們來樊城時便是找到了這樣的渡船。
夜晚,法正一行在鄧縣碼頭以西約裡外的五槐坡找到了兩艘高價攬客的小船,分數批渡過了漢水,向襄陽城疾奔而去。
。。。。。。。。
襄陽城內已是鶴唳風聲,曹操率五十萬大軍南下,將踏平襄陽的訊息早已傳遍全城,在襄陽城內外引起一片恐慌,襄陽駐軍和襄陽官員開始挨家挨戶動員襄陽民眾東撤江夏。
這一次,包括蔡家、蒯家、龐家在內的十戶襄陽大族也開始撤離了,襄陽城內全城大撤離,儘管襄陽碼頭上人山人海,但撤離並不混亂,官府和軍隊都事先安排,每家每戶都有船牌,船牌上有各自的船號。
因此碼頭上數萬民眾排了數十支隊伍,每支隊伍都有規定的船隻,擁擠喧鬧而不失有序。
這時,劉璟也出現在碼頭上,視察襄陽民眾的撤離,襄陽都尉霍峻在一旁陪同劉璟視察,“這一次不僅是襄陽城,包括中廬、臨沮等縣的民眾也同時撤離。”
“他們也得到訊息了?”
“是!蔡守親自去各縣動員,不同以往,這一次幾乎都是舉縣逃亡。”
霍峻指著不遠處剛剛湧來的數千民眾道:“那些人就是從中廬縣趕來。”
劉璟見數千人的湧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