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三天前,大相國寺的兩位大師父前來,總鏢頭楊剛在家父面前告罪不迭,家父只是無奈的一嘆,把那‘天竺佛’當面又交還大相國寺的至仁大師,當時二位大師不停的致謝,但他們卻不知面前的老者,就是當年縱橫江湖的‘天外一尊’林天龍,因為家父戴著人皮面具幾已與真皮溶為一體了。”
這真是一段江湖秘聞,來如風卻聽得如醉如痴,甚感過癮,這時候他似是發覺,聽比說要舒服多了,尤其是細聽這種訴盡衷腸的往事,更令聽者神而往之。
正在這時候,恭立在林天龍身旁的兩個身體壯實,面貌威武的中年人,其中一人沉聲道:
“如今事已敞明,天竺寶莊不願再惹江湖是非,還請二位以後不要再來此地。”
錢如土正要開口,突聽另一個也道:
“家父行將就木之人,風燭殘年,希望過幾天安靜日子,這次為了‘天竺佛’的事,也是我這個小弟辦事不夠精明,還是把‘飛天蜈蚣’的爪牙引來窺伺。”
他說的當然是指那“撕破天”賀天鵬與“粉面金剛”於上雲二人暗中追來的事。
於是,事情就這麼明朗化了,錢如土對來如風一打招呼,咧嘴一笑,道:
“小子,咱們上路吧,如果你想湊熱鬧,咱們這就打道汴梁城。”
來如風皺眉道:
“大相國寺也需要咱們去幫忙,要知這大相國寺可是在汴梁城中,他們真敢明目張膽的去搶?”
錢如土冷笑道:
“認真說來,‘天竺佛’並非是大相國寺之物,相傳‘天竺佛’是西天取經的聖僧唐三藏,由西天回來時帶回的寶物,如果物歸原主,也應該把那‘天竺佛’送回大雁塔附近的廟裡,因為大雁塔是聖僧佛身所在!”
突見“天外一尊”林天龍對錢如土含笑點頭……
錢如土似是得到了鼓勵一般,當即站起身來深施一禮,轉身向莊門外走去。
林火烈隨在後面,道:
“二位何不吃過中飯再上路?”
來如風一笑,道:
“趕著辦正事要緊,林兄不必客氣了。”
※ ※ ※
秋陽依舊熱烘烘的照下來,照得路上行旅人困馬乏……
錢如土與來如風策馬沿著渭水河的官道東行,漸漸的,長安城的城牆在地平線上消失,天竺寶莊的莊中大樹,也與蒼林一片而不分彼此了……
騎馬賓士在官道上,錢如土對來如風道:
“小子,你可知那‘天外一尊’林天龍,當年是何等的英雄,真的是怒聲一吼,風雲色變,那時候誰人不知他居心正直,無所愧作,任俠好義,調解江湖紛爭不遺餘力,但誰會想得到,竟然會為了一尊‘天竺佛’,而喪心喪志,昧著良心據為己有二十年!”
來如風一笑道:
“他擁有‘天竺佛’二十年,但他也痛苦了二十年,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錢如土道:
“世上之人爭名奪利,只有大智若愚者與慧根靈秀之人,才能窺破塵上之物不乾淨,爭名奪利終成空的道理。”
來如風笑道:
“所以我才改行收養一群吃閒飯的小娃兒,我這個做他們叔叔的,有機會我只對他們說一句話!”
錢如土馬上問道:
“有機會才說一句話,什麼話?”
來如風哈哈笑道:
“小子告訴他們,將來長大了,如果當壞人,叔叔就敲爛他的腦袋。”
二人一路東行,曉馳夜宿,東出潼關,走洛陽而直入汴梁城,巳是第四日的黃昏了……
那汴梁城乃是中原第一大城,單就城牆,周圍四十里,城北黃沙漫天蓋地,如遇大風,滿城風沙,所以有人稱為沙城。
若論這汴梁城,風景古蹟自不輸於西京長安,南門外的禹王臺,風景奇佳秀麗,北城內的潘楊湖沿岸楊柳絲絲,湖面寬廣,就中一條柳蔭大道由午朝門直上龍廷,城西北又有十三層高鐵塔,附近常年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當然這一切風景只供人們撩起思古情懷,如果真正談到莊嚴而又熱鬧,怕要數城中的大相國寺了……
這大相國寺是一進五院大廟堂,廟中神像,高大莊嚴,殿內雕樑畫棟,人物生動,栩栩如生,尤其大殿上一段段以人物形象反映的歷史典故,更能使香客遊人遐思如在夢中一般。
大相國寺主持至空禪師,乃當今有道高僧,他的兩個師弟至仁至善,任大相國寺護法,寺內一百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