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咱們把那西瓜切了吧。”
邊吃西瓜邊聽俞喜仁解釋:“請符哪是平常的事,得齋戒七七四十九天,不能吃肉吃米。”何安下:“那餓不餓?”
俞喜仁:“餓。越餓頭腦越清醒,越餓越虔誠,這學道是餓出來的,等成仙了,就可以見什麼吃什麼啦。”見何安下聽得認真,俞喜仁忍不住哈哈大笑。
回到護生堂,天色已黑。入了藥鋪,俞喜仁大叫:“餓死我了!”在櫃檯上貼上新請來的符,回自己房間見夥計已擺上飯菜老酒,覺著牙也不疼了,心情愉快,很快吃出了一身熱汗。
飯後想到了何安下,便遛溜達達出去,見何安下在後院廚房中。夥計們的吃飯時間已過,他正在吃著涼了的剩菜,便喊一聲:“拿碗米飯,到我這來吧。”
何安下在俞喜仁屋裡吃得津津有味,俞喜仁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你們小孩胃口真好啊,吃得很有感染力,以後你就專門陪我吃飯吧。”何安下:“那太好了,俞先生,我挺佩服你的。”
俞喜仁臉色一沉,緩緩道:“佩服我什麼?”何安下:“你和道士那麼好,你還會練功。”俞喜仁面帶喜色:“你別總說那虛的,如果我不和道士有交情,不會練功,你就不佩服我了嗎?”何安下:“不,一樣佩服。”
俞喜仁:“佩服什麼?”
何安下:“你身上帶著一大串鑰匙,走起路來嘩啦嘩啦,真神氣。”俞喜仁大笑:“有道理有道理。”起身去了裡屋,找出許多沒用的鑰匙,穿在一起,系在何安下腰上,道:“這鑰匙你也有了,今後最神氣的是你。念在你陪我出去一趟的份上,這串鑰匙就送給你了。這串鑰匙非同小可,掌管著全店所有的門和所有的櫃子,一共只有那麼兩串,一串在我這,一串在你這。很可能有人會偷,小心。”
俞喜仁心想著何安下為這串鑰匙擔驚受怕、寢食不安,不由得發出壞笑。何安下:“俞先生,你笑了。”俞喜仁:“是啊,是啊,你早點回去吧,今晚我還要練功呢。”
何安下帶著鑰匙嘩啦嘩啦地走了,回到宿舍時,見眾人在打麻將,忙一把將鑰匙抓緊,不讓它發出半點聲音,見無人理睬自己,便坐在自己那張靠牆根的床上,從衣兜裡掏出龍頸山老道的書,見封面一行大字為《萬育仙書》。
《萬育仙書》出自明朝,仿效五代時著名醫書《諸病源侯論》,不用醫藥而用體操來治病。何乃下昨晚在山上等俞喜仁時已翻過,知道里面張張都是圖畫,畫的是伸臂撐腿的小人。
心想:“此書價值不大,唉,我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就不要奢求太高了,先當個半仙吧。”
何安下邊看邊比劃,有個夥計跑過來瞅了眼他手中的書,說:“你也看道書?”何安下終於和眾人找到了一個可以溝通的話題,急忙攀談起來,卻發現本店夥計在俞喜仁的薰陶之下,竟然人人對成仙極為厭惡。
何安下心中不平,就將從龍頸山看來的“大場面”向眾人講了一番。十句未說三句,便被人打斷:“俞先生早對我們說過不知多少遍了,比你說的好。”
一個夥計說:“你要是想修煉,就到東庫房去,俞先生說那裡有仙氣。”何安下想反正說不到一塊,便起身去了。
來到東庫房,將腰間的鑰匙一一對去,正愁找不到合適的,一不小心將門碰開,原來未鎖。說是庫房,實際並無貴重物品,只有幾個大櫃子擺在中央,餘處堆著幾個大筐、幾把鐵鍬,藥店有兩個庫房,想必這個一直沒用上。
幾個櫃子嚴密地圍成一圈,向裡看去,發現中間空處擺著一塊小地毯,地毯上有一個黃色蒲團。
蒲團是龍頸山法會中用的那種,估計是俞先生悄悄拿來的。地毯鮮紅,上面織著一個字,除了筆法有點象草書外,根本就不是漢字。何安下想起治牙疼的符,就是這個字,想必俞先生天天坐在這個字上,祈禱“牙別疼了”。
何安下坐在蒲團之上,閉目大叫:“牙別疼了!”然後在地毯上捂著腮幫子滾來滾去,裝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最終白眼一翻,說了聲:“疼死我了!”就此一動不動。
忽然庫房門一響,何安下急忙抓住腰上的鑰匙串不讓它出聲,從兩個櫃子的夾縫鑽出去時,見一個胖大身影走進櫃子空場,正是俞喜仁。
俞喜仁脫了鞋,在蒲團上坐定,慢慢活動手腳,脖頸伸來伸去,兩眼左顧右盼,擺出昨晚龍頸山老道士教的姿勢,或吐氣吸氣,或喉嚨呱呱作響。好一會,兩眼發直地抱腿而坐,久久不動,最終斜斜躺倒,響起鼾聲,竟睡著了。
何安下離開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