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墓底大殿(第1/2 頁)
古怪?
我打著手電朝四周照了照,所見之處居然有亭臺樓閣,甚至還有泛著白光的石拱橋!
這?
這怎麼回事?
我朝齊太歲望去,他抬腳朝那座白色的石拱橋走了過去,我趕緊跟在了他的身後。
走到那座石拱橋上,我朝著在手電筒的光束下泛著白光的橋面上望去,雖然長度只有三四米的樣子,可居然是整塊的漢白玉!
過了白玉橋,就是一座高聳的大殿,打著手電朝上面掃了掃,看屋脊上的琉璃瓦造型,應該就是我們從斷階上看到的其中之一,這得憑空挖出多大的空間啊!任誰都想不到毗河旁邊的地下居然會有這麼大的一個漢朝古墓!
我小聲問齊太歲,怎麼辦?他淡淡的道:既然都來了,不妨進去看看,說不定姓楚的就在裡面。
我點了點頭,也不是沒這個可能。
於是我倆一前一後的順著臺階進了大殿。
走到大殿門前,我用手輕輕的推了一門,估摸著是時間太久,居然沒推開。
齊太歲上前就是一腳,嘭的一聲,大殿的門被他一腳從外面踹倒在地上!
同時,他手中的手電筒照向了前方,映入眼簾的居然是一幅整面牆大小的壁畫,而壁畫之前端放著一把鎏金的王座!
王座上盤著一條紅色的玉龍,手電光照在上面,龍體中頓時流光異彩,有滾滾紅光湧動——裡面竟然全是水銀——不過這條空心水銀龍倒不算奇怪,真正吸引我們注目的是這條龍的前半截。
盤踞在王座上的只是包括龍尾在內的一小部分龍身,一頭扎進壁中,龍尾與雙爪搭在寶座的靠背之上,顯得有幾分庸懶。龍體前邊的大半段都凹凸起伏的鑲嵌在王座後壁上,與殿壁上的彩繪融為一體,使整副壁繪表現出強烈的層次感,卻沒有任何令人覺得突兀的不協調。其構思之奇,工藝之精,都已至化境。世人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而王座與牆壁上的這條龍卻是見尾不見首,好似這條中空的水銀玉龍正在變活,飛入壁畫之中。
n最R新$!章y節上~
與龍身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壁畫則展現的是陸地成仙登天的景象,畫中仙雲似海,香菸繚繞,綿延的山峰與宮殿在雲中顯得若隱若現,雲霧山光都充滿了靈動之氣。最突出的紅色玉龍,向著雲海中昂首而上,天空裂開一條紅色縫隙,龍頭的一半已穿入其中,龍身與殿中寶座相連,一位青年男子在眾人的簇擁下,踏著龍身,緩步登上天空。
那位年輕男子大概就是這個古墓的正主吧,只見他身形遠比一般人要高大得多,身穿圓領寬大蟒袍,腰繫玉帶,頭頂金冠。冠上嵌著一顆珠子,好似人眼,分明就是雮塵珠的樣子。
那青年男子留著三縷長髯,看不出具體有多大歲數,面相也不十分兇惡,與我事前想象的不太一樣。我總覺得帝王應是滿臉橫肉,虯髯戟張的樣子,而這正主的繪像神態莊嚴安詳,我猜想大概是人為的進行美化了。
畫面的最高處,有一位騎乘仙鶴的老人,鬚眉皆白,面帶微笑,正拱首向下張望,他身後還有無數清逸出塵的仙人。雖然姿態各異但表情都非常恭謹,正在迎接踩著龍身步上天庭的那位那位年輕男子。
正中大壁畫的角落邊,還有兩幅小畫,都是男子登天時奉上祭品的場景,在銅鼎中裝滿屍體焚燒,其情形令人慘不忍睹,也就沒再細看。
我忍不住道:“按這壁畫中所描繪的,墓主應該已經上天當神仙逍遙去了。齊太歲冷哼了一聲說:“這只是他生前一廂情願地痴心妄想,這種貨色也妄想踏龍成仙?笑話!。”
我咋了咋舌,難不成這黑毛臉認識壁畫上的那位?
不過他沒繼續說,我也就沒再問,畢竟如果他願意告訴我,就算我不問他也會說。
在大殿之中找了一圈也沒找到楚明,我就提議離開,齊太歲,卻站在一面牆前不語。
我有些納悶,湊了過去,瞧見他用手微微一擰旁邊的一個圓形柱子,就聽見轟轟隆隆一聲響,那面牆整個居然開啟了,用手電一照,像是個短廊。
咦?
我心裡一震,這西漢時期居然能有這般精巧的機關大門?
或許這對於考古學家來說,都是瑰寶,可對於我這種解剖屍體的法醫來講,卻沒什麼吸引力,我的目的,只是找到楚明,然後大家能活著出去,僅此而已。
短廊之中的牆壁上則有八面壁畫,這八面壁畫牆中的壁畫,不下數千副,與殿中的石碑碑文相結合,顯得頗為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