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第1/4 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命(下)
領去前去秘文閣殿外的內侍,年紀不大,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生的很伶俐,一副乖巧的模樣,不過還沒有品級,並不是官。
小內侍笑著領路,趙遠經在這裡就是等皇帝召見,自然就立刻跟上。
秘文閣的官員外調,都會受到皇帝召見,這已經形成慣例了,皇帝的書房,距離著秘文閣並不遠,只是五分鐘,就到了。
到了前面,趙遠經在外殿候著,內侍再進去稟告。
王弘毅這時,書房中點著安神香,煙霧嫋嫋,正在閱讀摺子一、這裡雖有十幾個人伺候著,卻非常清靜,廊下人影幢幢,卻相互不交一語。
這摺子說的就是建立太醫院,王弘毅對醫學管理相當重視,因此內閣議的制度很嚴密。
醫官實行八年了,學徒無吏員身份、散醫、成醫、上醫,品級和吏同等,這條件很是吸引了人,培養了大批醫士,現在全國全軍有一萬醫師。
按新制,學徒無吏員身份,散醫這稱呼不好聽,被內閣修改成草藥醫生(民間水平,地位等同於司吏,成醫被修改成醫士,而上醫被稱為醫師,再上面就是必須經過朝廷冊封的醫官了。
地球上明清實際上就有培養醫生的學院,按制由光祿寺提供廚役及膳食,人員的選拔及培養,均極其嚴格,醫術分十三科。
這個世界也有著鬆散的機構,因此實際上一步到位,培養醫生和建立醫院,並不算超前,現在關鍵是品級。
縣中設醫祝科,內閣定位是從九品,王弘毅想了想,改成正九品。
郡級依制醫祝司,就變成了正七品,那省級醫祝院就是正五品,中央的太醫院,依制再到正四品,太醫園設醫正一人,正四品,院半二人,下面各官許之。
王弘毅想了想,就此批了,批完後,一絲青紅之氣一閃,卻沒有多少波動,見內侍垂手,問著:“來了?”
“是,官家,在外候著。”
“傳。”王弘毅簡單的說著,繼續閱讀下一份。
“諾!”這內侍應著出去,見了人,說著“皇上讓趙大人進去,請吧。”
書房戒備森嚴,一排侍衛筆挺站著,雖經常到這裡來,趙遠經依舊恭身而進,兩眼也不敢隨意看著,到了門口,又停了停,隨著裡面傳來一聲:“進來
趙遠經整了整衣冠,進了書房,進來後,趙遠經沒敢多看,只看到書案後坐著一人,就直接跪伏在地上行著大禮:“臣趙遠經,拜見皇上。”
“起來吧!”王弘毅吁了一口氣,說著:“朕批完這個摺子和你說話。”
趙遠經應了一聲:“是!”
起身垂手站著,偷眼看看皇帝,只見王弘毅眉宇少皺,思量著什麼,片刻說著:“旬狗這人,你可聽說過?”
趙遠經一怔,不想皇帝還問著自己,尋思片刻,小心翼翼的說著:“有些印象,下面報上來,這人上任知府三年,疏俊運河,賑濟災民,治田三千頃。”
“恩,很得當地民心啊,當地人要為他造個旬公生祠,你看怎麼樣?”王弘毅目光幽幽,問著。
“生祠一事事關體制,這是皇上的恩典,臣不敢妄言。”趙遠經說著。
“恩,朕記得他還和當年魏越有關,不想有才學,本來建立生祠俯順民意,朕也不會不許,不過才治了三年,根基薄了點,有旨再任三年,看怎麼樣。”王弘毅想到這裡,已經定了,坐下就在奏摺用硃筆批示這段話。
寫完,合住了,才問著:“你要下去了,聽說是新社縣?”
趙遠經這時說到自己,不合適站著,忙伏身跪下,說:“是,吏部公文是新社縣。”
這段時日,王弘毅其實也很忙碌,天下雖基本平定,還不到鬆一口氣時,建立完整的制度、鬼神祭祀、幽州和草原,都讓他費了一番心思。
這時看著趙遠經,只見這人一根青色本命氣挺立,正是有卿相之格,又見得紅色氣運飽滿紮實,知道這人根基穩固。
秘文閣和演武堂是王弘毅一手創辦起來,文官武將都是未來棟樑,王弘毅其實都是很關注。
秘文閣內每當有人外任時,王弘毅都會將其叫過來勉勵一番,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到了期滿時,基本也就鍛煉出來了。
看著跪在下面的人,王弘毅緩緩說:“平身說話吧!這幾日你要離開金陵……,離別之時,朕還要叮囑幾句。”
頓了一頓,說著:“縣令是百里侯,關係數萬百姓,不可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