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3/4 頁)
淆視聽。看來,皇后將你教得很成功啊,嗯?”
面對自己親子,啟仙先帝笑容依舊,話中寒涼之意令人不禁生出懼意。
然而,幾歲稚齡的祈憐銘靖,卻是依然努力站直身子,無謂迎上“父皇”目光,甚至那原本應該清澈無邪的瞳眸之中,還帶著幾分與年齡不符的深沉恨意。
“兒臣頑劣,惹父皇不悅還請父皇降罪。但此事實與母后無關。”
稚嫩的童音清清脆脆迴響在大殿之中,三言兩語之間已是暗中將自己的母后置諸事外。
看著這樣的祈憐銘靖,上官敬的目光中滿是複雜色彩。
靖兒他……原本是一個這樣有擔當、有膽色的孩子。更為難得的是,在那個人的迫力之下,幾歲的孩子竟還能如此鎮定、應對合宜,並且不動聲色保護自己的母后——要知道,面對那人的詰問,便是他,也要費一番力氣方能與之對抗。然而靖兒如此稚齡之時便已能夠做到,該是有著如何的心志氣度!
只可惜,無論是他這個舅舅,抑或是靖兒的母后,都從未注意到靖兒的出色與優秀,只一味將他當做工具,幫自己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
思及此,上官敬心中愧疚更深。
“嗯。既是知道自己頑劣,就跟著太傅好好學習。為人之道、治國之策、天文地理。除了武藝,太傅都能幫倒你,朕的‘太子’。”
啟仙先帝的話打斷上官敬了思緒。
抬頭仰望那高高在上,語氣中不帶半分感情的男人,上官敬在這一刻突然有些怨恨對方。
即便那人從來都是個表面多情、內裡薄情之人,至於對於自己的骨血、如此出色的稚子也該有些許疼愛之情罷?
用這麼殘忍冷酷的語氣對一個孩子說話,靖兒如何能夠承受?
然而,幼年祈憐銘靖的反應,再一次使得 上官敬感到驚訝。
只見小小孩童只是身子微微一僵,旋即便躬身一禮淡淡說道,“多謝父皇。兒臣定不負父皇厚望,好好跟隨太傅學習的。”
“嗯。去吧。”
聽了皇兒回答,啟仙先帝唇邊揚起一個淡淡弧度,而後揮了揮衣袖,便不再做聲。而幼年祈憐銘靖也便靜靜退出了大殿。
“……”
上官敬輕舒了口氣,方才眼見得幼年的靖兒與那人相對時,他竟是許久忘記了呼吸。
然而不等他整理一下起伏的心情,眼前景緻卻是突然改變。
眼前不再有那熟悉的身影,上官敬呼吸一窒,心中也彷彿空缺了一角,目光有些黯然。
然而,很快的,他的注意力又被旁邊的事情牽扯了過去——上官敬認出,此刻他們所在之處,乃是南書房。而眼前,十幾年前的自己正與幼年的靖兒四目相對。
審視的目光在他身上徘徊了多時,上官敬想起那時與這位稚齡太子殿下的對峙,不由得露出一個淺淺笑容——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真正接受了太子太傅的這個職位,而非只是因為那人所託,或是出於更深沉的,某些原因。
原本以為這個孩子在見到自己的時候會指著自己的鼻子破口大罵,或者激烈反對自己擔任他的太傅。至少,會在孩子眼中看到一絲怨恨或是厭惡。
然而,他想象的一切都未發生,那孩子,只是輕咳了兩聲,而後露出一個溫和的微笑,恭恭敬敬對著當年的他深深一禮,而後說道,“今後還請師傅不吝賜教。”
當年的“上官敬”見狀也只是微微一愣,而後便也恭敬還禮道,“微臣定當不遺餘力、傾囊相授。”
沙啞的嗓音有如拉磨,然而年幼的太子卻並未露出半點不喜,依然掛著笑容說道,“如此便有勞師傅了。”
“舅舅——”
就在這時 ,虛弱的聲音響起,上官敬驀地轉身,三步並作兩步衝到祈憐銘靖面前,驚喜說道,“靖兒你醒了?!”
悠悠轉醒的祈憐銘靖有些迷茫的環顧四周,而後抬起頭來疑惑的看向上官敬。
上官敬見狀瞭然,扶著祈憐銘靖轉向書房中央,指著那一大一小相對而立的兩道身影,帶著幾分笑意說道,“靖兒你瞧,可還記得那時之事?”
其實是多此一問,既是由祈憐銘靖心中散逸而出的記憶構成了這般幻境,那麼記憶的主人又如何會不記得這一幕?
果然,當祈憐銘靖一面聽著上官敬簡短解釋一面看清了眼前一切時,驚訝過後,眼中換上一片懷念之色,“沒想到,竟然如此真切的看到當年發生的種種。”
“也不是完全真實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