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2/4 頁)
而元澈看到尹從德,心裡也是一陣不快——一來對方到來打攪了他與小嵐二人獨處時間。二來,方才小嵐淡淡不悅,其中緣由他也一清二楚。
先前御書房中小嵐提及被大臣催促快些納妃立後的奏摺,便是尹從德所遞。
“老大人特地來此尋朕,不知所為何事?”
御雍嵐雖然確實如元澈所想,此刻見到尹從德並不十分歡喜,但礙著尹從德與他的母妃孃家、宇文家交情深厚,在他年幼時也多加照拂,因而對這位老臣他也頗為尊敬。
被御雍嵐問起,正直的老大人也並不拐彎抹角,直接道明來意,“啟稟陛下,老臣來此,正是為了陛下納妃立後之事。”
聽到尹從德直言不諱言及此事,御雍嵐眉峰蹙得又深了幾分,心中除了對眾臣逼迫他娶妻之事感到有些厭煩之外,還因為方才見到、御花園內一幕。
思及此,御雍嵐臉上帶出幾分不鬱之色,語氣也不自覺生硬了一些,“老大人的奏摺朕已看到了。此事朕自有主張,老大人就不要多費心了。”
“這——”
沒想到御雍嵐竟是如此三言兩語就想結束這一話題,尹從德略微遲疑了一瞬,卻依然堅持開口道,“其實並非老臣一人,陛下初初登基,英明決斷朝中文武百官有目共睹,亦慶幸我御寰接連幾代得遇明主,四海之內一片昇平。只是一點美中不足,陛下已是到了成家立業之年,卻遲遲沒有一位賢內助幫著處理後宮事務。
雖說陛下如今也是能者多勞,但是一人之心到底無法多用。陛下為一國之主,國家政務、大事小情已是繁雜無比,我等擔心陛下內外兼顧,會累壞龍體啊。”
原本想著自己截斷話題,尹從德便會就此打住,卻沒想到尹從德依舊不肯放棄,繼續侃侃而談,御雍嵐心中雖是不鬱,卻也不好因為這點小事便發作,只得耐著性子繼續說道,“多謝諸位愛卿關心,政事之上,朕有諸位愛卿盡心輔佐,後宮之事,因為父皇當時旨意,如今也未曾留下多少太妃。而朕又尚未娶親,因而倒也沒有太多事務。因而朕也不致分身乏術。”
“但是陛下早日喜得龍子,我御寰江山基業也能早日後繼有人啊。”
尹從德顯然還不死心,繼續遊說著御雍嵐。
而此時,一直保持沉默的元澈冷笑一聲,搶白道,“老大人如此熱衷於陛下家事,想必是對后妃有了合適人選了吧?讓元澈猜猜,是尹大人尚待字閨中的小孫女尹悅鴦,還是老大人高足、戶部侍郎王大人的千金王漪憐?抑或素與尹大人交好的宇文家宗親宇文菲之女宇文解語,好讓陛下來個親上加親?”
元澈一番話說得尹從德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而御雍嵐卻是微微有些發愣。
尹從德平日裡對元澈還頗為賞識,此刻聽到他如此不留情面頂撞自己,並且當著陛下的面話裡話外處處夾槍帶棒、明嘲暗諷面面俱到,更是令他一張老臉無處可放。
氣得鬍鬚亂顫,尹從德一雙眼圓睜瞪著元澈說道,“元大人莫要仗著與陛下過從深厚便目中無人、血口噴人!”
聽到尹從德氣急敗壞指責聲音,御雍嵐猛的回過神來,這才意識到方才元澈之言已是惹惱了這位一向以清正廉明著稱的老大人。
雖然元澈所言也並非憑空捏造,尹從德奏摺上舉薦的幾名后妃人選也正是方才元澈提及之人,但,以尹從德為人,也只是“舉賢不避親”並無太多私心,最多也是盼著能夠藉此光耀門楣而已。
可是如今被元澈一說,尹從德舉薦這幾人入主後宮,卻是成了攀權富貴、以權謀私甚至有了結黨營私之嫌。
他這幾句話說得輕鬆,但尹從德是何等自尊自傲之人,怎容得元澈如此奚落?
這麼一來,尹從德惱羞成怒之下若是參元澈一本,告後者一個“品行不端侮辱長輩”已是輕的,隨便給他安一個“毀謗三代老臣”、“讒言挑撥君臣關係”之類的罪名,便是他這個御寰帝王,也不一定能夠為元澈輕易脫罪啊!
思及此,御雍嵐也顧不得為了方才御花園所見之事與元澈鬥氣,連忙對著元澈擠眉毛弄眼晴,只盼他此刻趁局勢尚未到無可挽回之際快些向尹從德服軟認錯,以免惹來一場不必要的麻煩。
元澈其實何嘗不知自己方才一席話遺禍無窮,但他一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嵐尚未對三殿下忘情,尹從德這裡便又急著將自家親友女兒往小嵐面前推。
原本這些話只在心中想想也就罷了,誰知平日裡總以深沉謹慎為待人處事原則的他,今日一而再、再而三口快的將心中所想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