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去午睡一會兒,這個習慣慧娘這四五年漸漸養成的,一年琦季,從不間斷。
上輩子太累了,這輩子要享受回來。
慧娘睡醒的時候聽見外面屋簷下幾個小丫頭嘀嘀咕咕的在說著什麼,就喊了聲“墨菊!”
接著墨菊就領著兩個小丫頭端著洗漱的東西進來了。
“小姐,我們吵醒您了?”
“沒有,我睡飽了,我睡了多久?”
“半個多時辰”
主僕倆正聊著天,碧蘇進來問話“小姐,晚秋有事兒找您”
慧娘讓晚秋進來。
晚秋進來跪下給慧娘磕頭行禮。
“起來吧,你這小丫頭又去哪野了,找我有什麼事兒”慧娘叫起晚秋問道。
“小姐,我聽說,過了年主子們都要去盛京,”晚秋起身回道,“我要跟著小姐”
慧娘聽了,才認真起來。
“你跟墨菊,碧蘇不一樣,你家人在這裡,一旦跟我去盛京,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了”慧娘慢慢的跟晚秋分析道,“而且你籤的是活契,到了期是肯定要放出的,你這樣還可以是自由身,”
“而且跟在我身邊的必須要忠心,無牽無掛,也就是說,跟我去盛京,你必須得改成死契,你懂嗎?”慧娘看了看墨菊、碧蘇繼續說道。
“我懂,我家裡下邊兒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我爹以前身體不好,光是吃藥就把我們家能賣的東西都吃光了,家裡實在是揭不開鍋了,我才賣身進錢府”晚秋冷靜的陳述著,眉眼間有幾分與她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後來,還是小姐好心接濟,又介紹了個善良的好大夫,爹的病才漸漸好起來;我現在每月把例銀送回去,家裡才好過一點;如果回去了,也是多張嘴吃飯,還斷了家裡的銀錢。如果我一直跟在小姐身邊,每個月託人把錢送回去,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慧娘定定的看著晚秋,也許她無法理解這種放棄自由的決心,但是她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慧娘尊重她們的決定。
儘管慧娘知道晚秋的決定不會改變,她還是對晚秋說:“我給你一天的假,你還是回去跟家裡商量商量再決定吧。”
晚秋磕頭退出去。
屋裡的氣氛有點沉悶。
慧娘起身往書房走去,“我還是再去練會兒字,你們忙你們的吧”,回頭對墨菊、碧蘇說道。
求收藏,推薦~
第五章 年關
更新時間2013…7…3 9:59:59 字數:4352
到了晚間,碧蘇對慧娘說:“小姐,聽說老爺在盛京給兩位少爺請了西賓,要兩位少爺年前進京呢”。
慧娘想了想回道:“大哥明年就參加秋闈了,是應該提前去盛京走動走動,畢竟,在那裡才能瞭解更多的時事,對應考有好處。而且過了年應酬就多了,各項雜事都需要處理,估計又要耽擱下來,所以爹爹才要大哥跟四弟年前進京。”
果然,沒幾天大少爺跟四少爺僱了鏢局的鏢師,帶著一群小廝隨從一路保護著進京了。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昨天下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場雪,白茫茫的一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因為有要進京的事兒,最近錢府很忙碌,各個院裡都要處理留守的人員,更要找好帶進京的丫鬟婆子,最忙的當屬大夫人,府裡的良田鋪子都要找信得過的人管著,家裡庫房的奇珍古玩等東西,用得著的要先收拾出來,提前找鏢局押運進京;用不著的更要找妥帖的人管好,不能招了小賊,也不能招了老鼠啥的。
大家都忙忙碌碌,忘了沒事找茬,也沒時間找茬,所以,最近錢府很消停。
離年關越來越近了,負責採買的管事,各個忙的腳不沾地,還都樂呵呵。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家裡都在忙著準備祭灶神爺用的瓜果、麥芽糖等供品,因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今年家裡的男丁又都不在家,只能讓大管家丁德順帶領家裡的男僕舉行這項儀式,家裡的女眷在自己的小院裡過節。
這天晚上,慧娘吃過晚膳,坐在床上,聽丫鬟們講她們農家過年時的風俗趣事兒。
墨菊、碧蘇還有慧娘院兒裡的花媽媽圍著火爐坐在慧娘面前烤著紅薯喝著熱茶,好不熱鬧。
花媽媽回憶著她們家那裡過年時候的習俗。
花媽媽是南方人,那裡大約都是水上人家。她們大約一般都是在臘月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據說,每年的這天灶王爺都要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