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研發第一款產品(第1/2 頁)
地泵,全稱叫“混凝土地泵”,國內極少,陸大海沒見過也正常。
方柏雙手邊指畫邊向陸大海解釋道:“這個地泵嗎,就是透過管道依靠壓力輸送混凝土的施工裝置,可以把混凝土送上百米垂直高度,一個小時可以輸送幾十方混凝土,而不是像你們這樣使用翻斗車一車一車地裝,然後用井架提升機送上去,效率太低了。
這個管道內徑大概十幾公分大,輸送50毫米以下石子都沒問題,但比例不能太大。”
陸大海搖頭,恭維微笑道:“方總,我還真沒見過你所說的裝置,如果有的話,那太方便了,一個小時輸送幾十方混凝土有些誇張了,我們現在拉一方混凝土就需要四五個翻斗車,單個井架提升機一個小時輸送不了15方混凝土。”
方柏沉默了,一方普通混凝土大概有22噸重,重混凝土可能達到25噸,輕混凝土也有19噸。
工地使用的翻斗車大概可裝02方混凝土,約五百公斤。
公司目前的井架提升機,一個井架配兩臺電機,一臺電機配一個電梯位即放進一個翻斗車,所以一個電機只能拉一車。
三層樓高,雙電機每一輪運載怎麼也要一分多鐘,一個小時頂多輸送一百斗車,也就20方混凝土,可鋪約160平方米12公分厚雙層樓板。
實際情況沒有這麼樂觀,工人也會累的,而且攪拌混凝土不一定跟得上,單井架雙電機一個小時拉不了20方混凝土。
像一期商場單層面積就達五千平方米,陸大海他們澆樓板時就安裝兩個井架位,需要二三十個人同時幹活,一個小時澆灌約兩三百平方樓板,澆灌一層樓板需要兩三天時間。
樓層越高,吊車運載時間更長,澆灌混凝土效率就越低。
陸大海只跟他講了一些細節,方柏只需要琢磨一下,根據他知道的資料,一會兒就心算出大概情況了,這就是食指金手指lv4,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四倍的威力。
如果有地泵和天泵,像七八十千瓦功率的地泵,一個小時就可以輸送幾十方混凝土到幾十米垂直高度,可省大量人力。
最近段時間,方柏在思考星海機械公司要搞什麼工程裝置好。
他知道未來隨著我國建築行業快速發展,工程建築裝置需求量非常大。
現在,他有點頭緒了,但得做一下市場調研。
“好的,我問下宋吉他們,看看他們見過沒,國外已經有這種裝置了。”
“反正我幹這麼多年,是沒見過方總你說的那種裝置。”陸大海非常肯定,“如果有那種裝置,我覺得我們應該買一臺回來,澆灌混凝土效率實在太低了,推一天翻斗車手都磨泡了。”
方柏點頭,這種裝置也不便宜啊,據他所知,幾十千瓦時的混凝土輸送地泵,放在二十年後也賣幾十萬元。
這年頭工業裝置都不便宜,就原材料便宜一點,但價格跟後世相差不大,有些裝置還會貴一些。
如果剛研發出來的產品,那價格就更高了。
這年頭能買得起的,也就大型建築公司了。
方柏跟陸大海聊了一會,讓他重視施工安全。
方柏找到林平、宋吉和李富貴等人,打聽一下地泵的情況,都說沒有見過。
看來,這裝置暫時還沒有。
實際上,方柏不太瞭解的是,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探索開發混凝土泵,80年代引進技術開始製造混凝土泵,但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混凝土泵製造應該從1993年中聯的前身中聯公司成立開始。
參一重工在1994年研製出第一臺大排量、高壓力混凝土輸送泵,這才是我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開發系統的拖泵,這是比地泵的多了一個攪拌功能系統。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泵生產國。
據相關資料,2007年泵車銷售約3000臺,拖泵約為6500臺。
而同期,國外混凝土泵的總產量僅為12000臺左右。
總的來說,國內混凝土地泵拖泵及天泵裝置每年的市場規模超過兩百億元,而且非常穩定。
如果論研製難度,最簡單的當然是地泵,然後是拖泵,最複雜的肯定是天泵,同功率下,天泵價格是地泵的十倍以上。
而老外的產品,價格就是國內的數倍。
如果建造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高度的建築,沒混凝土輸送泵還真不方便。
如果方柏研發這個東西,前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