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地恐怖分子不甘心就此失敗,他們仍然尋找各種機會製造恐怖事件。進入穆斯林齋月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14日,我25步兵師第5步兵團二營計程車兵在南部烏魯茲甘省巡邏時,遭到了炸彈襲擊,有二名被炸死,還有三名受傷。
這是進入10月份以來我師人員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沒過十幾天,阿富汗選舉管理委員會的一輛汽車在東南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帕克蒂卡省公路上被炸,有一名工作人員、三名平民和汽車司機當場身亡。
投票那天下不了手,投票過後還不肯罷手;襲擊軍事人員,也不放過平民百姓——塔利班及基地分子完全是一副鬥爭到底的姿態。
可是,這種誓不兩立的對抗屬於生存形態的互不相容,抑或只是意識形態的對立?難道宗教文化的衝突非得訴諸生命的對決?
恐怖的活動、極端的手段,只會引起無休止的殘殺,甚至是同胞兄弟間的殘殺。這種殘殺暴露的是人類心胸的狹隘,還有自以為是的愚蠢!
多元文化的世界上,我們更需要寬容,一種以仁慈為本,有博大襟懷的寬容。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四章 銷燬軍火(1)
是強勢的粗暴顯示了優勢,整飭了混亂的秩序,
弱者才在有序中獲得他想得到、也本可要到的東西,這是怎樣的邏輯啊
赫拉特市發現了一座大型軍火庫,就在離市區不遠的地方,據說是前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時留下的,裡面堆滿了還可以使用的武器彈藥。
一條地道通往這個隱蔽的軍火庫,地道旁邊埋上了地雷,以防外人進入。
我們接到了任務,要將軍火庫裡的所有武器彈藥轉移到另一處安全地方集中處理。
據測算,需要30輛大卡車,每天花費300個強勞動力,搬運10天以上,才可望完全清理。
早飯後,我們冒著風沙,駕車來到了軍火庫前幾百米處。
前邊黑壓壓的一大群人。
好幾百個當地群眾一大早就趕到這兒來排隊,等候被挑選進軍火庫裡搬運武器彈藥。他們中多是身強力壯的年輕小夥子,但也混入了一些半老頭子和孩子。
美軍付給搬運工的工資每天將近10美元,對阿富汗人來說,這確是不菲的收入,所以遠近一帶的人聽到美軍招募臨時搬運工時都爭先恐後趕來了。
我們剛一開啟門;那些人就蜂擁而入;硬擠進來。
秩序混亂無法招募,我們勸告他們排好隊。但是,對於飽受戰爭和貧窮之苦的人來說,文質彬彬的勸說絲毫沒有感召力,他們還是一個勁地往裡擠。人那麼多,很難擋住。正感到棘手,當地警察出現了。他們氣勢洶洶地趕過來;一邊大聲吼叫;一邊大打出手。
這一手管用;沒幾分鐘,這些人就被制住了;變得很聽話。我不覺心有感慨:是強勢的粗暴顯示了優勢,整飭了混亂的秩序,弱者才在有序中獲得他想得到、也本可要到的東西,這是怎樣的邏輯啊!
在我們的指揮下,這幾百個當地人排成長隊,從我們面前經過。我們挑選那些個頭大,看起來力氣也大的人,站到一邊集中,體弱力小的,就讓他們回去。那些被淘汰了的人都顯得很沮喪,不少人在附近徘徊著,不肯離去。
我們共挑選300名,帶他們進入軍火庫內,指揮他們將武器彈藥搬到卡車上。
通往軍火庫的地道口及其兩旁原先還埋設了許多地雷,前幾天,聯合國組織已派來專家徹底排除。
剛剛挖開的地面是鬆軟的,但進出的人多,不大功夫,這地面就踩實了。一箱又一箱的武器彈藥裝上卡車,運走了,一天下來,軍火庫裡剩下的東西還是多得讓這些當地僱工眉開眼笑,紛紛議論著,接下去的幾天裡每天都要再來。
在搬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些沒被挑選上的阿富汗人很機靈,他們在半路上偷偷爬上了卡車,混進搬運隊伍。雖然我們阻止了好幾起,但下午收工結算工錢時,我們還是發現領取工錢的並不止300人。
阿富汗西部也還是窮,且物資匱乏,所以有些當地人在搬運途中會想法拆卸槍支零部件,偷偷攜帶回家,有的還將彈藥也偷走。被我們逮著時,他們說是拿回去生火用。
為防止軍火的流失,我們加強了搬運途中的押送。當卡車滿截著軍火出發時,我們就駕著悍馬車一路監督隨行。
每天都重複著這同樣的工作,不是很緊張,也不算太累,只是略覺單調了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