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義以及兩人談話對他以後的影響,他一點也沒有考慮,其實是一點也不懂。
“好的,我找這裡老總有點事,你們等我一會兒。”劉德華對沈信點點頭,推門進入辦公室。
張林這時可是意氣風發,一掃方才受辱的鬱悶,得意洋洋道:“這次才真是要發達了。”
“為什麼?”沈信不解。
“你知道劉德華是什麼人嗎?”張林問道。
“他是大明星。”聽沈信的口氣就知道,這都是張林最近一段時間“成名論”灌輸的成效。
“不止,他同時還是大老闆,有他肯捧你,你絕對能紅。”
“那你為什麼一開始不找他,反而要帶我到這裡受氣?”沈信頗有點不滿。
張林苦笑起來:“我哪有那麼大能量?想見誰就見誰?不過現在好了,很快我就會有很大的能量了。”說到最後他又得意起來,彷彿他已經是大人物一般。
看著財迷心竅的張林忘乎所以,沈信搖搖頭,懶得理他了,徑自站到一邊去了。
過了一會兒,劉德華推門出來,回頭對辦公室內說道:“別說我沒提醒過你,這個年輕人可是一顆明日之星,你將來不要說我搶你的人才才好。”
“哈,別說明日之星,當紅明星我也捨得讓給你,我們什麼關係?”這是那老總的回答。只是他再也沒想到,這個所謂的“明日之星”,後來居然是那麼有影響的人物,以至他每每想及如果一開始就將他羅織手下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他就恨恨地直咬牙,不過後悔也只能往肚裡咽,劉德華可是給過他機會的。此為後話不表。
“現在我帶你去試音。”劉德華招呼沈信和張林離開,門外,劉德華的專車正在等候。
張林眼前金光亂舞,他開始想象一條金光大道就在眼前。
(第六章 完)
第七章 技驚四座
無論提起香港電影,還是提起香港音樂,劉德華都有著不能忽略的重要地位,屬於在兩方面都有巨大成功的傳奇人物,是代表香港娛樂業鼎盛時期的四大天王之一。在四大天王中,'奇‘書‘網‘整。理'提。供'只有他在歌壇和影壇同樣有著不可勝數的代表作,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這是他最驕傲的,同時也是他心中的隱隱之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成就頗帶悲劇色彩。因為,無論在歌壇,還是在影壇,他都沒有達到一覽眾山小的頂峰,兩方面各自有人壓他一頭。在歌壇,貴為四大天王之一,他卻總是被排在另一天王,有“歌王”之稱的張學友之下;在影壇,他更是活在身為好友的梁超偉的陰影之下,在梁超偉已經獲得多個影帝稱號的情況下,他卻還在為第一個影帝而付出不懈的努力。作為一個出身貧寒之人,他的天賦不是最好的,但他卻是最努力的,而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這些成就卻一直得不到認可,讓他頗有點心酸。
作為代表歌曲之一的“笨小孩”,正是劉德華的自我評價,同時也隱隱表現出某種不甘。而他半開玩笑說的另一句話更是表明了自己的無奈:在我沒有涉足歌壇之前,聽過我唱歌的人都說我歌唱得很好,但當我開始出唱片,他們又都開始說我唱得不好。平凡人中的天才,天才中的平凡人,這正是劉德華的寫照。
認識到自己天賦方面的侷限,劉德華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除了自己在影壇歌壇的發展外,他還自組公司,發掘有潛力的年輕人,為香港娛樂業培養後備人才。這正是劉德華一眼看到沈信,就問他有沒有興趣加入娛樂圈的原因,除此之外,隱隱還有些其他的因素,但劉德華一時也不明白。本來像這種帶新人試音的小事,他只要找個人帶沈信去就行了,但劉德華這時卻忽然有些莫名的興奮,不想將這個年輕人交給其他人,他要親自看看沈信的實力。或許,他已經感覺到沈信的前途無可限量。冥冥之中,緣分是最不可解釋的,而現在沈信和劉德華的情況就是這樣。
劉德華帶著沈信和張林並沒有直接去試音,而是來到一個音樂室。
一進音樂室,沈信不由自主地叫了一聲,聲音中充滿了欣喜。這是因為在寬敞的房間裡,到處都擺滿各種樂器,雖然不能確知所有樂器的名稱,但出於本能,沈信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個地方了,高興得簡直像到了天堂一般。
劉德華和張林都不理解沈信為什麼這麼高興,倒是已經在音樂室的那個樂師從沈信的眼神中看出某些只有音樂狂熱者才懂的東西。
沈信快步上前,停在一架鋼琴面前,有點陶醉地問道:“這就是鋼琴?”
“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