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至於其他相關人等,倒是很感謝陳輝不遺餘力地替沈信宣傳。
不管怎麼說,這張唱片絕對是成功的,如果說先前的《迷惘》還只是營銷的成功的話,這張專輯則普遍贏得了歌迷的心。雖然有任務天才的編曲,《迷惘》仍然是一首嚴肅的歌曲,其思想和風格並不是青少年最喜歡的,如果不是沈信嗓音的魔力和音樂的動聽,相信很快就會被遺忘。而《快樂》則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典型的流行音樂,極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的心態,使他們完全將沈信當作新的偶像。同樣,在意外加入沈信歌迷群的白領階層之中,也沒有人因為風格的變化而排斥這張唱片。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一個人喜歡另外一個人,那麼他就會從好的一方面來考慮所有問題,沒有人指責沈信媚俗,白領們欣然為沈信的專輯開啟自己的腰包。用他們的話說,這是一個懷舊的好專案,讓他們有昔日重現的美好感覺。
總之,沈信一開始就沒有將自己的形象定死,而是保留了很大的彈性,為以後的發展做出保障。多少人成名後轉型失敗,結果黯然退出娛樂圈,但對於沈信來說,這個障礙並不存在,後面的成功證明,這一點極其重要。沈信一開始就以自己的風格影響了歌迷,而不是在歌迷心目中形象的侷限下跳舞,地位完全主動。
而在沈信久呼不出的情況下,某少年雜誌的編輯忽然異想天開,發起了題為《我心目中的沈信》的徵文活動,特等獎的獲得者將有與偶像沈信單獨見面的機會,其下分一二三等獎,分別可以得到與沈信相關的各種紀念品。這個想法一開始頗有點玩笑的意味,但廣大青少年卻群起響應,一時間該雜誌社收到了數以萬計的信件。出乎意料之外,編輯們不得不考慮玩笑是不是開得太大了。
騎虎難下,編輯們最後還是決定活動繼續。而幾經篩選,最後特等獎獲獎者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她的文章簡直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筆優美之至,想象更是完美。她這樣寫道:“他高大,英俊,相貌是典型的東方人,五官精緻而且有著完美的比例,是上帝能夠做出的最完美的傑作。永遠文質彬彬,但他卻有著運動員一樣的身材,充滿了年輕的活力。他的眼神深邃而動人,微笑的時候,就像全世界的花兒同時綻放,而當他憂鬱的時候,卻能讓頑石也感傷感。對待情人,他是溫柔的,親切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情人典範。”此後還有大段不吝讚美的稱頌,看得出來,寫這篇文章的少女多情而想象力豐富,用夢幻一般的色彩勾畫出了一個最完美的夢中情人的形象。
不過到獲獎者名單公佈後,編輯們遇到了最大的難題,他們想要用某些獎品來替代承諾的約會,卻遭到了女孩的斷然拒絕。這個女孩明顯是沈信最狂熱的崇拜者之一,即使編輯們的承諾已經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願望,她還是固執地要求見到沈信。
最後編輯們實在沒轍了,只好向劉德華公司打電話求救。接電話的秘書倒是很有敏銳的洞察力,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好機會,連忙報告了劉德華。劉德華聽過之後,也是喜出望外,無心插柳下,這是一個很好的與歌迷溝通的機會,也正好解決了劉德華正在頭疼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劉德華現在還是覺得沒有到沈信拋頭露面的最佳時機,但歌迷方面的反應也漸漸過烈,再下去可能就會有不滿大幅度滋生。而這個突發的事件,卻正好讓劉德華可以緩衝。
所以,劉德華稍作沉思,馬上決定同意該雜誌的要求,安排時間讓沈信和那女孩見面,同時還對其他獲獎者做出獎勵,分別贈送沈信寫真集中照片若干。這本來不是什麼稀罕獎品,但在萬眾期待卻仍難見沈信身影的情況下,卻是對歌迷最好的獎勵。
沈信當天就接到通知,讓他第二天和那女孩見面。沈信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重要,也沒有多想。劉德華本來想找個人教教沈信如何應付,但看看沈信隨意灑脫的形象,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
“也許,不用任何人教,沈信自己會應付得很好。”劉德華這樣想著,臉上露出了微笑。
(第十五章 完)
第十六章 少女歌迷
約定的時間到了,沈信來到一間會客室。在會客室裡已經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在等著他了,少女長得眉清目秀,不過神情卻有點忐忑不安。可以看得出那並不是緊張,而是滿心期待的焦躁。
“你好,我是沈信。”沈信微笑著打個招呼。
“哇!”少女猛然尖叫一聲。
“什麼事?”沈信愕然止步,被少女驚詫的面容驚呆了。他不由自主伸手摸摸自己的臉,難道自己突然變成了某種恐怖的怪物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