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雖然沒說下去,但眾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若是還不下雨,那估計是連井水都沒有了。
“那這事情就得趕緊辦。”林老爺子吩咐了一聲,頓了頓又說道:“改天請了打井的人過來瞧瞧,看能不能挖個深水井出來,若是能,咱們就給村子裡挖幾口深水井。”
林叔皓一一應了下來,一家人食不知味的吃了晚飯,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早,高大嫂就過來了,這會兒就是想幹活兒,地裡都沒活兒讓人幹,她拿個個鞋底進門,一邊做,一邊和劉珍珠說話:“田家,就是田春桃家,你還記得不?”
“怎麼了?”劉珍珠當然記得,兩家雖然不太走動,但住在同一個村子裡,她怎麼可能不知道田家?
“他們家打算去縣城呢,旱成這樣,地裡的糧食是沒了,他們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加起來可就有幾十口了,都留在家裡,那家裡的糧食就不夠吃了。”
高大嫂嘆口氣:“所以,田家的想要去縣城找個活計,雖說縣城也旱,到底是比咱們村好點兒。”
他們屬於縣西,縣東最最東邊有個鎮子,六月底的時候下了一場雨,雖然不大,卻也緩解了乾旱。而縣城中間有個定河,再怎麼幹旱,也有一口水喝。
“真的?他們在縣城沒熟人沒親戚的,這去了可不好落腳。”劉珍珠有些驚訝的說道,高大嫂點點頭:“可是也沒辦法,他們家壯勞力多,只吃不幹的,家底也耗不起,縣城雖然不好找活兒,可就算是討飯,也能比在咱們田家莊能多討出來兩口。”
“對了,老爺子呢?學堂不是放假了嗎?今兒怎麼沒瞧見老爺子?”高大嫂說了好半天,才忽然想起來問道,自打林君安他們進縣城考試,學堂就放了假,當然不是因為老爺子惦記林君安他們,而是旱情嚴重,家裡的小孩子也沒心思念書,索性就給放假了。
“村子裡的幾個大伯大叔的,一早就將人叫出去了,說是商量請龍王的事情呢。”劉珍珠也嘆氣:“這天氣不好,吃苦受累的就是咱們老百姓,不過啊,依我看,田家的人實在是沒必要去縣城,縣太爺之前不是已經上了摺子,想求朝廷給撥救災糧的嗎?若是到九月還沒下雨,估計這救災糧就要下來了。”
“估計是等不得了。”高大嫂笑了笑,劉珍珠也不願意多說田家,就繞開了話題:“之前不說是去下聘的嗎?定要日子了?”
“定好了,大牛年紀也不小了,我就想將日子訂到今年,八月十六去下下聘,兩邊定親,十二月十六成親。”說起兒子的婚事,高大嫂就多了些笑容:“辦好大牛的事情,就該說杏花的事情了。”
“杏花女孩子家家的,是要嫁人的,你可得好好挑選一番。”劉珍珠要斷線頭,將衣服拎起來看了看,用胳膊丈量了一下,長短還算是合適,就滿意的點點頭,拿到眼前換個袖口繼續做。
“那是自然的,女孩子家家的,一旦嫁了人,就成了別人家的人,上要孝敬公婆,下要照顧孩子,還要和妯娌搞好關係,也就當姑娘的時候能享受幾年了。”
高大嫂笑著說道,看了一眼坐在一邊摟著林君輝唸書的林秀貞,壓低了聲音:“說起來,你們家君安,也到了年紀了,你是怎麼個打算?”
林秀貞已經九歲,林君安就是十五歲了。女孩子十二三開始相看,男孩子可以晚一些,但十五六也差不多了。
“君安的事情,我爹心裡有盤算。”劉珍珠笑著說道,之前王家寫信過來,看那意思,是想要親上加親,王家年齡適合的,是王柯的堂妹,今年才十二歲。不過,自家老爺子有些猶豫,親上加親雖然好,可他又有些擔憂王家女孩子的性子,當年王慧娟上吊的事情,對老爺子來說,是個很重的打擊。
王慧娟是個很好很孝順的兒媳,這點兒老爺子從來沒有懷疑。王慧娟對林伯賢情深意重,這點兒老爺子也很欣慰。可王慧娟到底是丟下了兩個兒子,自己一走了之。
他不是說晦氣話,也不是想詛咒自己的孫子。可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七八,若是有個萬一呢?現在君安和君明是有他這個糟老頭子照看著,是有老二一家子照看著,可君安的孩子,到時候有誰照看?
他也不是質疑王家教育女孩子的方法,畢竟看王慧娟就知道了,王家的女孩子,那是頂頂好的,孝順懂事兒,知書達理,性情柔順,管家理事又是一把好手,君安沒了爹孃,他又是長房長子,若是能娶個這樣的媳婦,將來他這噶老頭子就一點兒都不用操心了。
可他就怕王家的女孩子,各個是烈性子。烈性子不是不好,那傳出去,名聲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