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2 頁)
然後的然後——
太白山中有人在大叫:“臭小子,你不是說要帶冰兒回來看我嗎?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回來?”
【全書完】
後記
這是小說、這是小說、這是小說……請重複一百萬遍。
我改了歷史、改了歷史、改了歷史……請再重複一百萬遍,謝謝,無限感激。
我自己招,唐朝的官制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一臺。
三省(中書、門下、尚書)的長官就是首輔,相等於我們熟知的宰相。
但在內文裡,我不想花大篇幅去解釋官制問題,所以就用了“宰相”這個大家比較熟知的語辭做替代。
“鐵面御史”是我編的,莫離的正確官職名稱應該是御史臺所屬的侍御史,擁有監察、審訊之權。
而文中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尉遲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蕭璃,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積(同:績)和泰叔寶。
其中,程知節就是程咬金,李世積為了避諱李世民,改名為李積。
內文裡提到李世民推倒魏徵的碑是事實,但後來太宗又將它扶起來了。
薛仁貴,龍朔二年(662年)徵鐵勒,敵方派人挑戰,薛仁貴應聲出戰,連發三箭,敵人三員將領墜馬而亡,敵車大驚,薛仁貴高奏凱歌。
其後民間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這就是“三箭定天山”的由來。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李積率兵至鴨綠江,與薛仁貴會於平壤,平高麗,大勝而歸。
內文裡,薛小姐調兵助莫離平叛,調的就是這支兵。唐朝的世家豪門多有蓄養家將部曲的習慣,平時守衛門庭,戰時可做親兵,但是一調幾千就是我誇張了,而且調兵也不是說調便調,除非想造反,否則隨便調兵是要被砍頭的。
至於陳碩真,大家都知道千古一女帝指的是武則天,但在武皇之前,陳碩真就已經搶先稱帝了。雖然她的文佳皇帝夢沒有真正地做成,但畢竟做過皇帝(由此可知唐朝女子真的是挺剽悍的,不論武則天、上官婉兒、韋后、陳碩真……我們不談她們的立場,但這些女子確實個個能頂一片天)。
我對武則天並不反感,私以為她做皇帝還算成功,因此,故事的最後,我安排了莫離替她做事。
李淳風道長,就是算《推背圖》的那一位,對預言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檢視。太白山便是我們現在說的長白山。
最後再談談和莫離最投契、同時帶給他最大影響的于志寧。
于志寧做過兩位太子的老師,分別是李承乾與李弘(但這兩位都沒有登上皇位)。
李承乾因為李世民寵愛魏王李泰,心生不滿,企圖造反被貶,當時,東宮所屬殺的殺、逐的逐,但于志寧沒事。
後來高宗李治繼位,又讓他做太子李弘的老師,由此可知于志寧的學問,讓兩任皇帝都佩服。
但于志寧真正受寵卻因為他的“純”,他只忠於大唐,忠於皇帝,李承乾要造反,他反對,逼得李承乾差點殺了他。而事後,李世民就唸在他這片忠心,不僅不加罪,反而恩寵有加。
可他的落難也因為他的“純”,李治要立武媚娘為後,于志寧不知道選邊站,因此武媚娘上位後,于志寧便開始倒楣了。
莫離很多地方跟于志寧很像,一樣忠心,一樣有能力,一樣不識時務,不過他比子志寧幸運,他身邊有一個駱冰兒,她是絕世神兵,不問公理、不問是非,她的人生意義在於生存,而她的生命是與莫離綁在一起的,所以任何膽敢對莫離不利的人,她就敢揮刀相向。
易言之,如果沒有一個道德觀像莫離這樣強的人約束著駱冰兒,她的存在等同於一場災難。
所以他們兩人中沒有誰付出多、誰享受多這種說法,他們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一旦缺失了,一個肯定莫名其妙被害死、一個絕對放縱情緒,生殺予奪。
《蠻女俠》其實可以視為《野相公》的姊妹作。
當初在寫野相公時我就想過,同樣的遠離塵世,不知禮儀,若是男人,他會有什麼反應?換成女人,又會做出什麼事?
最後我選了男人,寫成《野相公》。
是巧合吧,也可能是天意,讓我有機會從女人的角度再去想一回這樣的事。
當然,駱冰兒的情況比野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