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所畫的右手殘廢了。再也不能舉起畫筆。他的夢想剛剛燃燒起來就被無情的撲滅。
絕望的所畫,最後的歸宿只能是,進入寺廟,當一名僧人,這就是作法的大師給所畫的全部補償。
一個女子——漢女子梅朵。
一個男孩——康巴漢子月光。
幾十個孤兒。
整整5年的日日夜夜。
他們在麥麥草原上相依為命。梅朵和月光,彼此相愛。為了孩子們,梅朵耗盡了心血。為了月光,梅朵很努力的,想把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酥油女子,她已經決定,就在這草原上,嫁給月光。草原上的人們都喜歡和信任這個倔強而熱情的漢女子,把她看成是菩薩轉世。
如果事情就這麼發展下去。這將是一個完美的,關於“愛”的故事。
梅朵獻出了自己全部的愛。
可是愛的背後,另一些事情漸漸浮出水面。
梅朵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了,胃病、貧血、吐血。月光恪信寺廟的力量,可是寺廟救不了梅朵的身體。
寺廟甚至救不了孩子們。梅朵的夢想一直是,教會孩子們最基礎的知識,把孩子們送到縣城讀書。可是最後,她發現,多農喇嘛的意思不是這樣的,被她視為親人,並且是孤兒學校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多農喇嘛,只是想讓這些孩子有一些文化,然後再到寺廟當識字的僧人。梅朵覺得自己的夢想坍塌了,她看著那些孤兒們,他們是多麼想走出草原,可他們的命運,如同所畫一樣,其實早就被註定——只有她和孩子們天真的相信,命運可以被改變。
梅朵和月光的爭執越來越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梅朵對宗教的質疑令月光憤怒;月光也無法支撐起梅朵的夢想。
梅朵終於徹底病倒,回到漢地治病。
碉樓再次廢棄,孩子們重新離散。
而麥麥草原在梅朵離開後經受了一場罕見的泥石流災難,大量村民死在這場災難中。
這場災難過後不久,又發生了一場莫名的誤會,令月光以為,梅朵已經病死。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