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麼目的都能實現,能讓一個弱小的默默無聞的企業一夜之間聞名天下,兩三年之間就能一躍而為全國全世界知名的企業,規模、財富、實力可以擴大幾百倍都不止,已經成了氣候,已經綁架了政府和社會,到時即使問題暴露出來,如果程度不嚴重,或早做準備,早有埋伏,你也難耐它何了。另外,這個社會為他推脫責任也提供了條件。在古代,你的商品出現質量事故,你說你不知道,誰也不會相信,大家天天在一起,你怎麼生產的,都從哪兒買的原料,你的一切活動都在消費者眼皮底下進行,你再信誓旦旦的賭咒發誓也沒人會上你的當。但現在的社會就不一樣了,他的商品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它怎麼生產出來的,生產中放了什麼東西,這個企業的管理人是個什麼德行,廣大消費者怎麼會知道這些情況,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也就難以辨別清楚,這就為他的辯解提供了可能,他再信誓旦旦地發誓說,他一點也不知道,他自己也是被矇蔽的,並且不斷地大肆宣傳,大多數人就會相信他,他再表現的好一點,拿出一點良心來,就會贏得消費者的諒解。在好處如此之大,懲罰如此之小的情況下,別說那些昧良心的企業,即使是那些堅持道德原則始終以客戶利益為第一標準的企業,也難抵這種誘惑,在不能前進就是後退的激烈競爭中,也會紛紛放棄原有的做事原則,棄“暗”投“明”了。無它,得失不成比例,誘惑太大了,聰明的人沒有不去冒這個險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現實給了小企業胡作非為的條件,現實也逼迫著大企業向此低頭。
這些為生存奔忙的企業做不到真正的物美價廉,那些由於質量優異深受消費者喜愛的企業,那些由於新發明新創造而導致產品供不應求的企業,那些由於廣告的原因一夜知名的企業,總之是透過一些絕招讓自己的產品供不應求的企業,就能做到真正的物美價廉嗎?也一樣難以做到。
現今企業界有一種眾所周知的現象:中小企業各領風騷三五年,速生速滅多,持久發展的少。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嗎?這是不走正道、短視造成的嗎?是一句“不重視品牌”那麼簡單嗎?出現上述現象,這些方面的原因也許都存在,但速生速滅者中,絕不是全部的企業都是這個德性,肯定有為數不少的企業靠走正道靠產品質量靠物美價廉贏得消費者好評而生意興隆的,它們又是怎麼垮掉的呢?城市的急驟擴大,人口的急驟集中,媒體的極度發達,對經商有極大好處,這勿庸置疑,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在把你送上天堂的同時,也能讓你在片刻之間下地獄。對這後一點,人們尚認識不足。現在從上到下都強調可持續發展,大家也都清楚拔苗助長的害處,但是,一旦無限的需求愰如一夜之間從地下冒出來時,一旦白花花的日思夜盼的金錢滾滾而來時,人們立馬就忘掉了什麼叫可持續發展,什麼叫量力而行了。企業的財力、物力、人才、文化等基礎的東西,決定了你的健康發展的速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是不正常,不正常成長,就是侏儒,就維持不了長久。這個奇異的世界在給每一個好企業帶來不盡財源的同時,也為其挖下了一個陷阱,那就是巨型侏儒之死。需求、銷售量可以透過媒介宣傳片刻之間擴大,企業就像一個人,除了靠氣吹,怎麼能一夜之間從幼童一變而為高大的青年呢?快速擴張、迅速兼併重組,能不出現人才的短缺,管理的跟不上?能不出現財務危機——供血不足引起的四肢麻木?能不在不知不覺間放鬆要求,以次充好?能不出現企業文化之間的排斥現象?這些問題必然帶來產品質量的下降。面對這種幸福的兩難選擇,以贏利為中心的企業,在這以業績論英雄的時代,誰有底氣對此大喊一聲“不”?一切反對的理由在那雙透著貪婪的小眼面前,實在顯得軟弱無力,似有實無,根本就聽不見了。諸如此類的致命問題被輕飄飄一句“一定要加強管理,不能放鬆質量要求”一帶而過。被兼併物件交出全部權力連自己的牌子都不要了,圖的是什麼?不就圖你那塊能帶來好運的牌子嗎?經過一兩個月的突擊培訓,原來的人就不是原來的人了?頒佈一系列新的規章制度,公司就能脫胎換骨?換了一套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就是精品了?純屬自欺欺人。
既然清楚了這種原因,對一個好企業而言,若想維持長期發展,下一步該怎麼辦,就是禿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事了:穩紮穩打。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到嘴的肥肉不敢吃,到手的票子不敢接。在競爭如此激烈只爭朝夕的情況下,大好的掙錢機會白白錯過,就意味著保守、沒有開拓精神,就意味著膽子小、瞻前顧後,就意味著平庸。雖然這樣能留住消費者的心,留住信任——這一點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