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調查報告,收錄這份奏章的文獻除《三朝遼事實錄》以外,還有《明熹宗實錄》和孫承宗的《高陽集》,當然也可以說有《明史》;不過,只有《三朝遼事實錄》是詳錄,其他的都是摘錄,《明史》則是亂錄。
本來,《明史》的這部分記載'6',顯然是依據孫承宗奏章內容'7'轉述的,其師徒名份是確立無疑的(因為三朝成書於明代,明史成書於清代),以下略作對比便一目瞭然:
三朝:“而新城之守卒法當四萬”
明史:“新城成,即移舊城四萬人以守乎?”
三朝:“獨是八里為兩城,而舊城之坑壕空營當在三里之外……而一不戒,將城下之備盡為我設”
明史:“且築關在八里內,新城背即舊城趾,舊城之品坑地雷為敵人設,抑為新兵設乎?”
三朝:“而賊方擁此四萬於舊城之下,開關延之不可,閉關謝之不可。”
明史:“如不可守,則四萬新兵倒戈舊城下,將開關延入乎,抑閉關以委敵乎?”
三朝:“于山建山寨三,以為退守計。”
明史:“將建三寨于山,以待潰卒。”
三朝:臣遂無以應。
明史:在晉無以難。
但是,《明史》在轉述過程中有明顯的改動,其中掐頭去尾、添油加醋、偷樑換柱應有盡有。
首先,御用文人們杜撰出王在晉要用八萬人守山海關,而且還有新兵,這一手估計是為孫閣老考慮,因為稍微再深一些的破綻,孫大人可能就瞧不出來了。
其次,他們省略去王經略坦然相告的內容,這是必須得,試想你王同學要這麼精明強幹,那孫老師又該怎麼辦?
最後,孫大人是肯定不能被問得啞口無言的,要啞口無言的也必須是王同學,所以他們把孫承宗所說的“臣遂無以應”直接篡改成了“在晉無以難”。
經過御用文人這麼一番“編修”,全文意思和孫承宗奏章內容便有了天壤之別。
其實,《三朝遼事實錄》史學價值有多高,在這裡作為依據恰當與否,那都是學術問題,但是既然《明史》取用了《三朝遼事實錄》的內容作為寫史的依據,那就不應該在史文中又大加篡改,這種行徑實在太過低劣,其所涉及的已經不是學術問題而是人品和操守了。
--------------------------------'1'【《三朝遼事實錄》卷十“經臣言邊兵善走也,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為殺者。”】
'2'【《三朝遼事實錄》卷十“故為兩城以固其心。”】
'3'【《三朝遼事實錄》卷十“而實置之死以勵其必死之氣”】
'4'【《三朝遼事實錄》卷十】
'5'【《三朝遼事實錄》卷十】
'6'【抵關,詰在晉曰:“新城成,即移舊城四萬人以守乎?”在晉曰:“否,當更設兵。”曰:“如此,則八里內守兵八萬矣。一片石西北不當設兵乎?且築關在八里內,新城背即舊城趾,舊城之品坑地雷為敵人設,抑為新兵設乎?新城可守,安用舊城?如不可守,則四萬新兵倒戈舊城下,將開關延入乎,抑閉關以委敵乎?”曰:“關外有三道關可入也。”曰:“若此,則敵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關?”曰:“將建三寨于山,以待潰卒。”曰:“兵未潰而築寨以待之,是教之潰也。且潰兵可入,敵亦可尾之入。今不為恢復計,畫關而守,將盡撤籬,日鬨堂奧,畿東其有寧宇乎?”在晉無以難。《明史孫承宗傳》】
'7'【大學士孫承宗奏:“……臣時執偏見謂經臣議誠然,獨是八里為兩城,而舊城之坑壕空營當在三里之外,而新城之守卒法當四萬。則四萬之退步跟將及之,而一不戒,將城下之備盡為我設,北山南水既無旁出,而賊方擁此四萬於舊城之下,開關延之不可,閉關謝之不可。將城上之備,又為我設,而城中驚潰無問也。經臣曰:于山建山寨三,以為退守計,而三道關俱可入。蓋法雲,置之死地而生。經臣言邊兵善走也,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為殺者。故為兩城以固其心,而實置之死以勵其必死之氣,臣遂無以應。”《三朝遼事實錄》卷十】 。。
第三章 大能們的想象力
另外,為了將忽悠進行到底,《明史》在這裡的敘述,除了篡改,還作了必要的裁剪。御用文人們在寫史文的時候,把修“八里鋪重城”的由來直接給掐掉了,這一手的效果是讓許多後世研究者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修“八里鋪重城”,以至於許多同學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