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o神策軍騎兵轟然而出,緊隨在張瑄的身後,沿著荒蕪的吐谷渾故道,向非川一線急襲而去。
李光弼率軍目視著張瑄軍馬出征,心頭感慨萬千。
以張瑄如今之身份地位,完全沒有必要親自率軍出征戰場拼殺,但張瑄卻義無反顧地去了。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和氣概,在隴朔大軍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建寧王李談大步走來,輕聲一嘆“李將軍,平西王親身犯險,令人憂心。以本王看來,李將軍有必要分兵一路,隨時準備增援平西王,無論如何,不能讓平西王有任何閃失!”
李光弼笑著恭謹道“殿下說得甚是,大帥若有危急,末將豈敢不救。只是大帥軍令如山,命末將鎮守此處末將實不敢違抗大帥軍令!”李飲哦了一聲,再無多言。就與李光弼並肩站在那裡,凝視著張瑄軍馬縱馬賓士而去,漸漸消失在視野當中。
張瑄的帥帳門口。
hua奴兒牽著煥孃的小手,站在那裡也向轅門的方向凝望著。
良久,hua奴兒才俯身下來,輕輕捏了捏煥孃的小臉,笑道“煥娘,你乾爹率軍為你報仇去了咱們就留在大營,等你豐爹勝利凱旋的捷報!”
傍晚。非川戍堡。
三座唐軍戍堡一條直線排列,間隔數里。
這三座戍堡孤零零地佇立在空曠的曠野上,升騰著嫋嫋的炊煙。顯然,佔據戍堡的吐蕃軍馬正在造飯。
張瑄率軍肅立在一座高坡之上,與非川戍堡之間隔著一條早已乾涸的多瑪河道。
夜幕漸漸降臨了,而雪也是越下越大,5ooo騎兵佇立得久了,每一個軍卒身上幾乎都沾滿了一層白sè的雪層。只是神策軍軍紀嚴明,沒有南八和張瑄的命令,任何軍卒都肅立列陣,不敢有輕舉妄動。
蕭十三郎手持長槍,跨在馬上,位於張瑄身側。他不參與兩軍交戰,他的任務就是率百餘護軍,守護張瑄的安全。
張瑄猛然回頭甩掉了頭盔上的雪層,長長吐出一口氣來,壓低聲音道“南八,此處距離戍堡約有千丈,你率軍奔襲過去,盞茶時間就可抵達。三座戍堡之中,吐蕃守軍不過一千餘人,本帥命你半個時辰結束戰鬥,拿下戍堡,你可有把握?”“就地殲滅,不可放過一人!”“末將謹遵大帥軍令。”南霧雲慨然應命,然後撥轉馬頭抖了抖身上的雪hua,高舉長槍大喝一聲“兒郎們,隨本將衝殺過去,奪回非川戍堡,為我死難的邊民軍卒報仇雪恨!”“衝啊!”
隨著傳令兵仰天吹響了嗚咽蒼勁有力的軍號,南霧雲縱馬當先,率神策軍5ooo騎兵從高坡下吶喊著俯衝而下。
馬蹄聲奔騰如雷,而漫天飛舞的雪hua中,黑壓壓的神策軍騎兵長槍揮舞,旌旗北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非川戍堡衝殺過去。a。
第280章史詩之戰(2)
三座戍堡,是李光弼的河珧都督府構築在吐谷渾故地最邊緣地帶的軍事堡壘,戍堡以北,就是吐蕃人的地盤了。也就是嘉措部鎮守的地界,方圓四五百里,以沙柳河為中心重鎮。
三角城、烏海、布哈三座城池則拱衛在沙柳河城的外圍。就像是一座主城,與三座衛城的關係。
這一鼻,雖然吐蕃新王赤柱下了死命令,命令嘉措率主力部隊一萬人南下進攻兩寧州,但實際上,嘉措並沒有把赤柱的軍令放在心上,只是派遣了5ooo人虛應故事,35oo人駐紮三角城待命觀察,而15oo人奔襲非川戍堡,試探唐軍的動靜。
嘉措算是吐蕃的地方割據勢力,接近兩萬的兵馬說多不多,但說少也不少。
如果算上沙柳河等幾座城池裡吐蕃貴族和部落領的sī兵家奴,嘉措真正能調動的軍馬力量應該逼近3萬人。
對於嘉措這種軍闕來說,自己的勢力和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他絕對不會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去傻乎乎地為赤柱賣命。
在嘉措看來,赤柱能不能坐穩吐蕃贊普之位,還未可知呢。
嘉措的前頭部隊幾乎沒費多大的力量就拿下了三座非川戍堡,大勝而歸。
數百唐軍或戰死或潰逃回大營。
所謂戍堡,其實可以理解成一座規模較小的城池。
眼前這三座戍堡基本類似,佔地1平方公里左右,呈長方形,分內外三重,下築地倉,堡牆用砂岩板塊壘築,其間又用檉柳樹幹捆紮,牆高4米,寬3米,設高約1o米的烽火臺。底層駐馬,中層屯兵,頂層睹望,構成了一座完整的戍堡要塞。
就著皚皚白雪的反照,張瑄跨在馬上俯視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