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1/4 頁)
�
與長安不同,此刻被更名為中京的古都洛陽,才是中華王朝真正的帝都,新皇的天子腳下。
中京百姓夾道歡迎,歡迎的隊伍一直延續向距離中京城百餘里的地方。一路之上,山呼萬歲的聲浪撼天動地。
張xuān沒有乘坐皇帝的鑾駕,而是乘馬。一路被百姓熱情所感,他走走停停,十餘里的地段,走了接近兩個時辰,直到黃昏日落,才到達城門之外。
張xuān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身後是鋪天蓋地的綾羅冠蓋。
十八鐵衛換上了宮禁宿衛的特別服飾,手持陌刀,緊緊護衛其後。
楊國忠在前,顏真卿和張同等人在後,一干提前抵達或者鎮守中京的官員拜伏在地,朗聲高呼,“臣等拜迎陛下還都,請陛下進京!吾皇萬歲萬萬歲!”
張xuān翻身下馬,擺了擺手朗聲道,“諸位平身,免禮。”
張xuān向楊國忠點了點頭,然後向顏真卿和張同行去。
“清臣,文表,多目不見,別來無恙乎?”張xuān微微一笑。
清臣是顏真卿的字,而文表則是張同的字。兩人畢恭畢敬地再拜了下去,“臣等安好,承méng陛下掛念,臣不勝惶恐!”
張同被封了侯,列為張xuān冊封的開國八侯之一,官職為羽林大將軍,與南霽雲、雷萬春、李嗣業這三個張xuān的絕對心腹愛將平起平坐,自然是非常滿意,感恩戴德。
況且,張同與南霽雲、雷萬春、李嗣業三將的軍馬一起駐防京師,拱衛河洛京哉要地,可見張xuān對他的信任。
而顏真卿雖然沒有侯爵的封號,也沒有像陳希烈、楊國忠、郭子儀等人一樣登堂拜相,但卻是朝廷內務令兼中京府尹、河南道巡撫,官階地位不比楊國忠差多少,而實權則猶有過之。
顏真卿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有今日。
張xuān對他來說,不啻於有再造之恩,焉能不感jī涕零,誓死以報知遇之恩。
作為朝廷的內務令兼京師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顏真卿擔負著重任。這遷都的總協調,包括張xuān這個皇帝的皇宮整修,內宮安定,後勤雜務,中京的治安保衛,乃至遷移至中京的當朝權貴的府邸安置,都落在他的肩膀上。
這兩個月來,顏真卿幾乎是食不安枕,馬不停蹄地帶著一干手下高節奏運轉。
“陛下,皇城與宮城,臣已經派人整修修繕一新……,臣這就隨陛下進城進宮,請陛下檢閱。”顏真卿小心翼翼地走過來,在張xuān身前稟奏道。
這也不是小事。皇帝住宿在什麼宮苑,后妃居住在什麼宮苑,皇帝理政在什麼宮苑,是維持現名還是需要重新更名,都需要張xuān這個皇帝拿主意,臣下無法替代。
不過,張xuān對此並不講究。洛陽城原本有設施完備的宮城和皇城,包括百官衙署都有設立,他早已決定一切從簡,本著不再耗費錢糧的原則。
張xuān對洛陽宮城佈局早已心中有數,心中也有了大體的安排。
他一邊率先進了西華門,一邊向追隨在自己身後的顏真卿等人笑道,“清臣,將慶壽宮更名為華夏宮,慶壽殿更名為永寧殿。朕居於華夏宮,朝會理政在永寧殿,接見四夷及賓客飲宴等事宜在崇政殿、延和殿和景福殿。其他諸宮、諸殿都由內務省與六部協調,統一調配,記住不能閒置不能浪費,宮廷少用,多用於朝廷議政正途。”
“朕之內眷,皆居於後苑。”
張xuān擺了擺手,一錘定音了。
後苑在整個宮城的最北端,東面是臨華門,南面則有中華門與前宮相連,直接通往張xuān所居的原慶壽宮現華夏宮。
而事實上,崔穎等女包括張xuān的母親柳氏等,早已住進了後苑之中。
顏真卿沒有任何猶豫,立即躬身領命而去。
張xuān進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皇宮之中,住進了新更名為華夏的宮城中最大的一座宮室。這座宮室其實是一座宮殿群,有閣、殿、苑和書房、廳堂、花苑等很多建築組成。
在此居住和處理國政,避免張xuān四處奔bō。
傍晚時分,才真正安頓下來。張xuān才歇了一會,正準備去後苑拜見母親,與自己的妻子們相聚,卻被陳希烈和楊國忠、郭子儀等人攔了下來。
六部尚書中,除了楊箭還遠在西域沒有到任之外,張巡已經從范陽趕至洛陽。
“陛下!”陳希烈率幾個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