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數情況下是這樣,可也有少數特殊情況例外——傳播之後卻悄沒聲兒地把別人傷害了。因為一件事情表面的透明屬於大家,背後的隱私卻屬於各自。
最近沐浴在孔子的光輝中(1)
兩個多月前,看到網上報道,《百家講壇》冒出來一個女“易中天”,講《論語》,迅速紅遍全國,無數粉絲追捧。其新書《論語心得》首印60萬冊,首日籤售就賣了一萬冊,創中國出版業的神話。這個女人叫于丹。
一個多月前,在國學大師文懷沙家中聽他講學,中途進來兩人,《百家講壇》正說清十二帝的主講人閻崇年託他們把自己的新書贈給文懷沙,文老當即就問他們:“聽說《百家講壇》講《論語》的于丹現在非常火,對吧? ”
兩個星期前,我做完演員王慶祥專訪之後,晚上陪一位記者朋友吃飯,席間提到于丹。這位記者對於丹讚不絕口,他連連對我說:“于丹這個女子不簡單,她在上《百家講壇》講課之前,已經是幾十個電視節目的策劃和顧問了。 ”
我於是決定採訪于丹,手機號碼當然是從這位朋友那得來的。
到書店買來《百家講壇——于丹論語心得》的光碟和書,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就沐浴在孔子的光輝中了。
于丹確實講得好,很容易讓人進入,她對《論語》的定位非常貼心:“大家別以為,孔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于丹講《論語》時,反覆強調三個詞:樸素、溫暖、寬厚。
我把于丹的精彩總結為四個特色:一,有選擇性地呈現孔子經典語錄。二,以現代小故事小寓言來詮釋古語。三,高天流雲滴水不漏的漂亮口語。四,適時適量地插入“于丹心得”。
我在節目中告訴于丹,聽她講“《論語》心得”就好像在聽心理學講座。以前講論語的不乏其人,但她卻能用自己的解讀讓論語在現代社會掀起一陣旋風,最主要是因其講述方式和內容緊扣現代人的心靈困惑,讓孔子總結的那些樸素真理的光芒,穿越千年,去溫潤和慰藉現代人的內心。
說實話,這陣子我氣色不定,心緒不寧,患得患失,內心世界一片焦躁,聽了于丹講論語,這些症狀一下子化為烏有是不可能的,但我最起碼開始學會關照自己心靈的快樂了。以下列出幾條“于丹心得”,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希望我們都能擁有一份強大的心靈力量。
★ 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它就是這麼一本語錄。我們說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子貢曾苛刻地問孔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夫子回答:‘其恕也’,意思是如果非有這個字,大概就是寬恕吧,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但是寬容有時候多不容易,我們這個社會有多少事情,事情過去了,但在心頭卻過不去,我們的心靈困頓,有多少,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時候,是一個事情過去了,我們老在那想,覺得這個事情深深地傷害了我,然後不斷在自我咀嚼中一次次再受傷害,其實在一次次玩味這個痛苦時,被傷害得太深了。”
★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也就是說,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這是當代社會特別應該提倡的一種職業化的工作態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最近沐浴在孔子的光輝中(2)
★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是因為他的心裡有鬼,想透過這種勾結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黨營私”,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