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心下如何?”
觀音菩薩開出了兩個條件: 教飛劍不來穿你; 復你本職; 這對沙僧來說; 是相當優厚的; 所以沙僧滿口答應; 成交了。
三個徒弟中; 觀音菩薩最先看中的是沙僧; 並且給沙僧開的價也是三人中最高的! 這就說明菩薩本來是指望他來大展身手; 降妖捉怪的。
可是; 沙僧加入到取經隊伍後; 一點也不賣力; 基本上沒發揮什麼作用。這樣一個混日子的人; 究竟好不好呢? 我們從多個角度來分析:
1) 從孫悟空的角度看: 經常幫忙打妖怪; 又不爭功; 沙僧是個好人。
2) 從豬八戒的角度看: 經常幫忙打妖怪; 又不爭功; 沙僧是個好人。
3) 從唐僧的角度看: 沙僧是個好人; 唐僧從來就沒批評過他。
4) 從觀音菩薩的角度看: 沙僧偷懶; 很不賣力。
沙僧一直跟著在走; 儘管他不打妖怪; 但依然是在履行合同; 觀音菩薩也不能單方面毀約; 所以沒把他這個只出勤不出力的人清理出去。
沙僧他只出勤不出力; 所以就沒什麼功果; 最後封他做了金身羅漢; 是三個徒弟中級別最低的; 但是; 他顯然要比悟空八戒划算; 因為他也是得了正果; 而且他的投入最少。
三個徒弟的投入與回報模擬值如下:
悟空: 投入95%以上的精力; 付出了95%以上的行動。
八戒: 投入60%以上的精力; 因為經常在困難時期想散夥; 不是全心全意。不過他也有許多苦勞; 又挑擔子又降妖; 在關鍵時候還是比較賣力的; 付出了60%以上的行動。
沙僧: 反正他只是跟著走; 不過在關鍵時候起到了穩定作用; 投入了20%以上的精力。最不賣力; 挑擔子的時候較少; 多數時候是八戒在挑擔子。付出了20%以上的行動。
這三個人都得了正果; 按60分及格算; 模擬值: 佛=90 菩薩=75 羅漢=60
悟空: 投入95%以上。回報 90
八戒: 投入60%以上。回報 70
沙僧: 投入20%以上。回報 60
從中可以看到: 在西遊記中佛組織裡混;
1。 從成績看; 付出越多; 回報越高; 付出越少; 回報越低。
2。 從投入與回報的比例看; 投入越少; 回報率反而更高。
什麼是團隊精神? 這就是團隊精神。一個健康的團隊不僅僅要提供精英人才發揮能力的空間; 更要提供閒雜人等混日子的空間。
從外部環境看; 取經團隊允許有人混日子。但是; 我們本著“理性人的第一選擇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這條最本質的原則來看; 沙僧他不應該無所作為; 他應該精神飽滿; 朝氣蓬勃地去打妖怪; 以便獲得更多的功果。
但是; 沙僧他放棄了; 所以; 有人說沙僧才是真正修行的人; 不為功名所動; 不受外界誘惑。我說這些都是屁話! 這叫“非理性”!
理性人的第一選擇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既然沙僧選擇了放棄進取; 那就一定是因為放棄對他最有利; 進取對他沒多大利!
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的呢? 從這一路上的表現中看不出來; 那麼; 我們往前推; 看沙僧是怎樣被貶到流沙河的。
(74) 捲簾大將
沙僧因為打破了玉皇大帝的一個杯子; 就被貶下界來; 並且受到酷刑: 七日一次,飛劍穿胸百餘下。
量刑過重; 很不正常。於是就不免被人懷疑他是個用苦肉計的臥底。
沙僧是臥底的說法; 一般有兩種:
1) 說沙僧是如來佛祖安置的臥底
證據是沙僧沒喝子母河的水; 這個應該說不通。如來沒有必要安排一個臥底在取經隊伍裡面; 因為有39個暗神一直在監視; 並且記賬。再說; 就算如來想安排一個臥底; 也不可能把玉皇大帝的貼身保鏢兼秘書安排下去。
2) 說沙僧是玉皇大帝安置的臥底
如果沙僧是玉皇大帝安置的臥底; 那麼; 目的就只有一個: 破壞取經! 沙僧有沒有破壞取經呢? 這要分兩個部分看: 他加入取經隊伍之前與之後。
從他加入取經隊伍起; 到取經結束; 並沒有發現他破壞取經; 而且在關鍵時候還有挽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