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
“呀,真是乖呢!”千島鳴驚訝道,“我本來只是想逗逗柯南呢,沒想到柯南這麼聽話。這樣吧,為了獎勵聽話的柯南,等等就讓柯南請你們吃甜品,怎麼樣?”
“喂喂,這……”柯南微弱的辯解瞬間就被三個小孩子的歡呼打散了。看了看歡呼的小孩子,再看了看笑眯眯地千島鳴,柯南頭一次懷疑自己的判斷,把自己的事情都告訴千島鳴,到底是對是錯?
“咳咳……”咳嗽了兩聲,滿意地看到小孩子們聽話地停下了歡呼,千島鳴笑道:“那麼就開始說說,為什麼那個增尾要自己認罪了。”
“在事件現場,我說的幾個疑點,你們都已經明白了吧?”看到步美他們都點頭,千島鳴繼續說道:“我想你們也應該有一點認識,那就是那些疑點,是不能作為事件的證據,是不是?”本來千島鳴還想用“邏輯”這個詞來解釋,但想到原著裡元太喜歡把一切不懂的東西都跟食物聯絡起來的習慣,就放棄了這個打算。還好,這次幾個小學生都點頭示意自己聽明白了。千島鳴接著講道:“既然只憑借疑點,不能作為證據,那麼我們當然要找出些實際上的證據――哪怕是一些跟案件只有一點點聯絡的物品,運用地好,也是有力的證據。”
這時,一旁的佐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等一下,千島。你剛剛說的,好像跟以前警察培訓裡面的話,有些不同……我記得培訓裡那些老一輩的警視,都說物證是破案最關鍵的部分啊?”
聽到佐藤的話,千島鳴笑著搖搖頭,說道:“那只是一種破案的手段罷了,並不是什麼推理學中絕對的真理。在我看來,對案件提出假設才是破案最關鍵的部分。推理是基於假設上的一個主觀的推測罷了,但是當原先的推測一步步被客觀事實給證實以後,那主觀就成了客觀,原先的假設就可以稱得上是符合事實的推理了。所以說,我一般都喜歡先提出自己的假設,然後才開始研究各種可能是證據的東西,接著就是利用那些不符合邏輯的事物,打破罪犯的心理防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用費工夫去找人證物證了!”沒有正經多久,千島鳴懶散的本性就暴露了出來,原本精英警察的氣息順接隨風而去……
步美等三個小學生的心思沒有場上的幾個成人多(也算上小哀和柯南),他們拿出印有福爾摩斯水印的本子,認真地記錄下來千島鳴的話,讓千島鳴特別有成就感。悟性比較高的佐藤貌似是若有所思,稍微差一點點的高木則還是一知半解的樣子――那個原作後期數次徘徊在在生死之間的高木,遠遠比現在這個強……
“那我們繼續講剛才的案子吧。”看到三個小孩子收回了本子,千島鳴接著講道:“當我開始檢查命案現場的時候,就發現了很有趣的現象――每當有人檢查起健身車時,那個增尾先生的目光就會不時地飄向健身車;當我開始檢查起書櫃上沿時,他的視線就沒有離開過我。當然,我也從健身車的踏板上,找到了捆成一團的線。另外我也從書櫃上沿那裡發現了血跡。既然增尾先生對這兩樣東西都那麼緊張,加上他在警視廳裡不停看錶以及回家後獨自進入客廳,過來差不多一分鐘才發現屍體的行為,我就假設他就是殺害夫人的兇手,手法跟那團線有關。書櫃上的血則是不小心留下的證據。”
“不管怎麼說,夫人在跟警察講電話的時候仍然被殺害,說明的確有人因為昨天的銀行案件而想要殺人滅口。”千島鳴看到大家好像都理解了,就繼續說下去:“如果這個增尾先生就是殺人犯的話,那麼說不定他的同夥中有他們夫妻二人認識的人啊。接著我上樓去找增尾家的相簿,果然在幾張照片上找到了一個被多次圈出來傢伙。用鉛筆畫出的圈還很新,估計也就是這兩天畫上去的。聯絡起昨天夫人被搶劫犯抓做人質,後來又被放走的事實,我就可以完善自己的假設――夫人發現了昨天挾持他的人到底是誰,基於某些原因,增尾先生選擇了殺人滅口。”
緩了一緩,千島鳴繼續將自己的破案過程講給已經圍了過來的眾人:“但光這些還不夠,如果只是從理論上盤問他的話,增尾先生是不會自己認罪的。所以我想到了,讓他自己拿出一樣證據――就是口袋裡的膠帶。”
“你是怎麼知道他身上有膠帶的?”小哀突然問道,看了一眼滿臉壞笑的千島鳴,沒好氣地說道:“我是不會叫你哥哥的,不如你讓江戶川同學再叫一聲吧。”頓時,柯南整個人垮了下來,哀怨地看著灰原哀以及千島鳴,淒涼無比……
“好了好了,這個直接告訴你就可以了。”千島鳴其實挺想聽小哀叫一聲“哥哥”的,不過他知道面薄的小哀根本不可能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