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第一部分(1)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儘管記憶是人盡皆知、誰都熟悉的心理現象,但至今仍沒有人能 夠撩開它“廬山真面目”的面紗。在遠古時期,世界上就有很多哲學家開始探索其中的奧秘 ,想要進入大腦複雜的神奇世界。
史載,在以物易物的古代社會,在“集貿市場”上就有一種“記憶人”的職業。他們的 記憶力超群,大家認定用他們的記憶作為標準去衡量交換物的價值。
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尼摩妮西的“記憶女神”,她生了9個女兒,都專管 著記憶。這個美麗的傳說表明了人們對記憶的高度推崇。
古希臘時期,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曾在其著作《斐多篇》中論述有關記憶的心理現象;大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提出過一個假設,認為人的感情、思想和記憶力皆“存乎一心”。
到了17世紀,出現了以霍布斯和洛克為代表的“聯想主義”心理學派。霍布斯被恩格斯 稱為第一個近代唯物主義者;洛克在歐洲心理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記憶現象——“聯 想”,從而開始了採用實驗方法的心理學研究。
第一次在心理學史上對記憶進行系統實驗的,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發現 了舉世矚目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圖),為記憶研究開闢了新途徑。他所著的《論記憶 》一書使記憶成為心理學實驗的重要領域。
在百科全書中,記憶是這樣定義的:
能夠記起且在往後再現(或回憶)經驗的事物,或在它重新啟程時能再認識的過程,包 括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識三方面。識記即識別和記住事物特點及其中的聯絡,它的生理 基礎為大腦皮層形成了相應的暫時性神經聯絡;保持即暫時性印象以痕跡的形式留存於腦中 ;再現或再認識則為暫時性印象的再度活躍。透過識記和保持可以累積知識經驗,透過再現 或再認識可恢復過去的知識經驗。
每個人記憶的快慢、準確、牢固和靈活程度可以隨其記憶的目的、任務、對記憶所採取 的態度和方法而有所差異;每個人記憶的內容則隨其觀點、興趣和生活經驗而轉移;對同一 事物的記憶,每個人牢記的廣度與深度也往往有所不同。
很久以前,人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記憶是位於腦部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人的記憶 就像一塊柔軟的蠟上面的刻印,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漸模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 認為記憶位於心臟。
最先提出“過去發生的事情會在腦子的某個部分留下痕跡,而那正是記憶的本體”的論 點,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他認為,腦是一種類似由纖細的神經線所構成的特別編織物,來 自松果體的精氣流進面對腦室的網眼空隙後,就產生了知覺和意念。此時,對應某個物件形 體的腦孔就會擴大,一旦精氣流進去,即使該對應的物件已經消失,腦孔依然會擴張一段時 間。這種情形就像用許多針在布上戳洞,在重複的戳刺之後,洞就會一直留下來一樣,看過 幾次的物件形體將會被儲存在人的腦部。
笛卡爾所謂的終點認為:“當人企圖想起一件事時,這個意念就會改變鬆果體的傾倒方 向,使之持續地把精氣朝各個方向努力送進腦內,直至腦內刻畫出有企圖想起的事情的痕跡 為止。”
人們普遍認為,記憶是過去發生的事在人腦中留下的印象。這種說法和法國哲學家笛卡 爾的觀點不得而吻合。
那麼,人的記憶潛力有多大呢?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腦細胞共有130億,可以容納5億 本書的資訊總和,記憶力可以持續七八十年之久。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種巨大的潛力被窒息 了,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腦記憶力的10%。遺憾的是,直到現代,人們對如何挖掘記憶潛力知 道得還很少。但有一點勿庸置穎,正確的記憶方法和長期有意識的鍛鍊,對提高記憶力有極大的好處。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 第一部分(2)
認為記憶力是單純的天賦,實際上是一種偏見。正常人資質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巨大 ,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記憶方法,任何健全的大腦都能夠記住大量有用的知識。
記憶力是人進行創造的基礎,其作用是把學到的東西積累起來,避免對同一事物反覆認 識。記憶力是人的智力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想像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基 礎。人們學習知識必須從記憶開始。
我們周圍的人有的善於觀察,能明察秋毫;有的長於記憶,幾乎能過目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