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到天色大亮,才返回客棧。·整整半夜,他都在城效附近搜尋兇手的蹤跡,結果卻毫無所得,失望而歸。
他決不相信師父會是殺害三大門派的兇手,可是,又存著一絲自私的企盼,希望真的出現奇蹟,師父當真沒有被害死。
對於發掌教清虛道長的負傷,以及三大門派的慘遭殺害,起初,他懷疑是有人假扮成師父的模樣,故意四出行兇作惡,意圖嫁禍。
但幾經思索,又覺得這份懷疑不可靠,因為其中有兩件事,令人困惑不解。
其一,師父既已在承天坪遇害,那假冒之人為什麼仍不罷手?
其二,兇手在短促的空隙中,連斃三大門派掌門,武功之高已臻化境,除了師父的“魔劍十三式”,世上還有什麼人具此功力?
假如師父未死,他為什麼不給自己一點音訊,假如已死,是誰在假冒師父?其目的又何在呢?
還有“定穴護元帶”上的店戳,少林法元大師在馬嶺關告訴自己的話這些錯綜複雜的事,真偽難辨,疑竇叢叢,使人如墮五里霧中。
於是,他在客棧裡略事盥洗,用了些飲食,便匆匆收拾,離開了太原府。
出城之後,開啟鴿籠,放出了第一隻信鴿,並在鴿腿鉛管內,附上一紙簡柬,柬中只有短短十幾個字:“謠傳家師尚在人世,趕赴少林查證中。”口口口口嵩山少室峰下的少林古剎,自達摩東渡駐錫以來,向執武林之牛耳。
數百年內,少林武技馳譽天下,儼然中原第一大派,其後武林奇才輩出,終南一劍堡堡主“一劍擎天”易君俠和“風鈴魔劍”楊君達齊名江湖,並稱“武林二君”。此外,又有“大荒三老”、 “黑谷四凶”,以及所謂“三莊二島一竹林”等正邪高人崛起,各負絕技,爭霸武林,少林派才顯得老大衰微,漸趨沒落。
傳至法元大師掌教,恰是少林開山第二十代,老和尚以奇佳稟賦,苦練“金剛降魔大法”,十年面壁,終獲大成,時值江湖清平,老一輩的異人紛紛歸隱,法元大師發奮圖強,振衰起弱,少林威譽復盛,重又領袖中原四門五派。
誰知就在全派僧俗弟子雄心鼓舞,力爭上游的時候,法元大師由九峰山承天坪返來,突然下令封山,並且將掌教一職傳給了師弟法明大師,自己則退居長老閒位,從此嚴禁少林弟子離寺,不得再與聞江湖事故。
這等於宣佈少有由四門五派中除名,自願退出武林。
全寺僧從雖然人人驚疑,卻沒有人敢詢問原因,繼任掌教法明大師也不肯代作解釋,只是嚴格折豐師兄所頒令諭,偌大名山古剎,竟成為與世隔絕的禁地。
從此,少室峰下香客絕跡,那座勒封金匾的寺門,也終日緊閉,和尚們雖然未廢佛課,卻已意興闌珊,過著自耕自食,索然寡味的日子。
這天一清早,康浩單人只劍,出現在少林古剎前的林蔭道上。
他一路兼程趕來,天明才抵少室峰下,將馬匹寄存在附近農家,揹負木劍,帶著一身風塵,徒步登山。
少林寺的山門緊緊閉著,門前鮮苔滿階,松針遍地,看情形,已經很久沒有人進出了。
康浩側耳凝聆,寺中仍有鐘聲誦經的聲音,劍眉微挑,便舉手叩門。
一連叩了三遍,門內毫無回應,康浩不禁微怒,一提真氣,朗聲叫道:“開門啦!”
這一聲蓄真力的喝叫出口,直震得門上積塵和十丈松針籟籟墜落,寺內鐘聲立止,但山門緊閉如故,仍未開啟。
康浩訝忖道:“奇怪,天都大亮了,這些和尚兀自不開寺門,躲在裡面鬼鬼祟祟,在弄什麼玄虛?”
心念突轉,抖擻上步,左手掌心已按向門扉。
適時,一聲佛號起自身側,道:“阿彌陀佛,施主意欲何為?”
康浩撤掌旋身,見一名中年僧人,正雙手合十肅立牆轉角處,目光炯炯瞪著自己。
顯然,這和尚是從另一道側門出來的,不過站在那兒一直沒有出聲罷了。
康浩心裡有氣,語氣自亦不善,冷冷道:“總算出來了一個,我還以為少林寺的和尚都死光了呢!”
那中年僧人目光一閃,也有了怒意,上下打量康浩一遍,才冷然答道:“少林封山已有數朋,門側招示猶在,施主莫非跟瞎了,看不見?”
康浩一怔,退開數步,揚目一望,果然,寺門左首牆上,貼著一張已經褪色的紙招,寫著“本寺即日封山,敬請香客止步”兩行字跡。
那中年僧人說的不錯,紙招上日期,距今已三個多月,只因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