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克敵制勝之道,將來可以為我宋朝開疆擴土,收復失地”趙麟小心翼翼的說道
“混賬”只見宋理宗將桌上的茶杯皆摔在了地上
“我宋朝禮儀之邦,以儒學作為立國之本,上至天子,下至王公大臣,黎民百姓那個不想滿腹經綸,遠的不說,就說朝堂上的大臣們,能吟詩做對者比比皆是,你竟然認為儒學只是做做文章,寫寫字,哼!你竟然還要學什麼兵法,還克敵制勝,哼,我大宋還沒有哪個太子像你這樣的,這倒可以理解,真要是我大宋滅亡,敵軍攻到朝都時,天子守國門又何妨!可你竟然要做武夫,哼,圖一時之勇有何用,爭強好勝嗎?你…你…。你可氣死我了,你連那個市井混混賈似道都不如,哼!”
“皇伯父息怒,皇伯父息怒”趙麟見理宗生氣連忙說道
“皇伯父,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哼,你給我解釋清楚,今天解釋不清,我就廢了你又何妨。”理宗是真的生氣了,否則以他的城府不會在背後說自己的大臣,即使是這個大臣也真的不像樣,更別說說出‘要把這個剛剛才立的太子廢掉了’這種話了
“皇伯父請先聽我一言,不知皇伯父想沒想過為什麼漢唐之時,內外諸夷,皆不敢犯我中華之地?”
“為何”
“因為大漢奉行犯我華夏天威者,雖遠必誅”
“大唐奉行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
“就是隋朝時也是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請問自我大宋太祖時代自問與漢時疆域相比如何?”
“這個我宋朝不及也,不過那時正是趕上我中原內戰之際,內憂外患,否則以太祖只能只會比漢多,而不比漢時少”
“太祖只能自是不須多讓,暫且先不說這個,只比疆域問題,我大宋之四方疆域領土較唐相比有如何呢?”
“也不及,可這和孔儒之道有何關係?”理宗問道
“自是有關係的,那麼在請問皇伯父,為甚麼大宋不能像漢唐一樣揚威四方呢”
“接著說”許是關鍵時刻,理宗也嚴肅起來了,不再將我當是一個8歲的侄兒了,而是以一個平等身份對待了
“國事如此,著實皆因腐儒誤國所致啊,太祖建國之際,以儒學為立國之道,尊孔孟之道。為防諸將擁兵自重,太祖‘杯酒釋兵權’,盡度諸將之兵而交與文官執掌。文官不識軍務而精於權力之爭,每當胡兵壓境,文官往往不敢言戰而求苟和,您也知道每次大敵當前,朝中必然出現主戰派與主和派。”趙麟看了一眼宋理宗,小心翼翼的接著說道
“而爭議結束後,戰機往往已經錯過。因此官軍總是被動不堪。更別提北宋之時的軍隊營商了,軍隊腐朽化,軍隊不像軍隊,士兵不像士兵。不知伯父可還記得‘靖康之恥’?適時東京城中有三十萬軍民請出一戰,金兵臨城者不過六萬,上有各地援軍可謂後援,朝廷居然在戰與和之間反覆爭執,不敢出戰,以致造成如此慘禍,更是我趙官家的大恥,天下的恥辱,當然不乏一些奸臣,可腐儒絕對大大的影響著朝廷政治”趙麟越說越氣憤。彷彿當時自己就經歷過那段歷史一樣。(個人見解,下章接著論)
………【第七章 垂拱殿少年論儒(下)】………
“但是麟兒,孔聖人,亞聖教育我們要取義、成仁為何文官掌權竟會沒有鬥志?”
“聖人之道,用以修身即可,豈可用於治國?”
趙麟此語令理宗驚訝不已。他所知的儒家經典和今人著作無不把儒家思想當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根本,就是自己的父王以及年輕時的太子少師教育他時也常用孔孟之道做語錄。難道這些人都錯了。他那知道這只是趙麟從後世之時的軍事發燒友口中再結合自己的理解才說出來的。
“並不是,儒學就真的不好,而是當今之計,亂世當用重典,儒學就不適合了,更何況當今的儒者們已經都變質了,只佔儒者之名,無大儒之實。儒學講究親親而尊尊,下級以上級為綱,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雖對我管家統治有好處,然終有制約,上賢則可,上不賢則當如何?儒學中不**度,凡事以道德出發,可道德這東西誰能說清?一條政令可找到道德依據,與之相反的政令也可找到道德依據,終究如何取捨?若遇到奸佞小人,以道德之名行那苟且之事,又當如何?”
“縱使當政之人剛正耿直,也常常是些中毒太深的腐儒。遠的不說,比如咱們大宋神宗朝中的元老富弼,記得書上記載神宗皇帝即位時年輕氣盛,意圖收復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