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格張揚,尤其來到這個樣樣落後於現代的朝代,自覺有一種優越感,把這裡的一切看做一場遊戲且樂在其中;而王珍正相反,她前世的經歷坎坷,對生活也充滿了敬畏,轉世之後又面臨棋子的命運,故而謹小慎微。
兩種不同的性格,造成不同的生活態度,說簡單點王瑤就是那種找事兒的,王珍就是那種躲事兒的,由於這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王珍始終沒有向王瑤表明自己的穿越身份。
但凡現代的人,不會甘心服從別人安排的命運,王珍只是無力改變而已,那句老話怎麼說的,生活就像弓雖女千,如果無力反抗,就享受吧。
不管王珍享不享受,王瑤是樂在其中,才名美譽她都有了,最近又給自己設計了一套騎馬裝,以唐朝胡服為基礎,點綴了些許精緻的現代元素,還用鹿皮做了幾雙長筒靴,穿在身上英姿颯爽中透著風流嫵媚;她便常常這副裝扮策馬而行。
一時間,全城的年輕人之間掀起一股‘騎射’的風潮,不僅女子效仿,若有男子不會騎馬,也會召來嘲笑:“堂堂男子,不及王家女。”
就在這樣的形式下,王瑤終於在最近一次參加的詩會上結識了一位皇子,這對於她來說有著標誌性的意義,在她平靜的外表下,誰也不會知道她有多激動,如同鮮花不可少了綠葉,洗澡不可少了肥皂,穿越女主身邊必不可少的標準配置——穿越小說裡上鏡率最高的“皇子”!
那位仰慕王瑤才名的二皇子周煦逸,倒也生的端正,目光溫和,相處起來讓人如沐春風,王瑤在他臉上找了半天,並沒有“刀削一般的稜角”以及“邪魅的眼神”,於是她也有了與王珍一樣的感慨:藝術,高於生活啊——
大政朝的皇帝不知道怎麼回事,子女總量不少,但兒子卻只有四個,估計是染色體方面有問題,王瑤估摸,聽說他已是五十多的人,再增加產量只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啦,看來這個皇帝陛下有生之年不會看到“九子奪嫡”的壯烈場面了。如今三皇子、四皇子年紀太小,所以皇位繼承人只有在大皇子和二皇子中選出。大皇子早因為嫡出的關係,榮登太子寶座,但是誰能信誓旦旦拍著胸口保證先當上太子的就一定能贏在最後呢?
第六章
在王瑤風頭掩蓋之下,人們似乎忘記了王家還有另外一個女兒,也許這是王家刻意隱藏的結果,直到某一天,他們認為時機成熟了。
皇帝陛下在前年皇后病逝後,傷心欲絕,身子也漸漸不再硬朗,故此奪位之爭也正式從幕後搬到了前臺。太子周熙陽也愈見焦灼,雖然是嫡出,但是現在皇后不在了,朝廷上不少大臣以東宮無主,上書請願,稱二皇子的母親琬妃出生高貴,又孕有一子,德行謙恭,有皇后之風。若是琬妃被立,那麼二皇子周煦逸也同樣具有嫡子的身份,太子最大的優勢就沒有了。
本來在才智與手腕上就不如二皇子的太子,遇到了此生最大的危機,此時,王家的老太爺認為,時機到了。
如果不是二皇子周煦逸頻頻接觸王瑤的話,王老太爺沒有這麼快做決定,只是這二皇子聰明得有些腹黑,先與王瑤相識,後常常不請自來,拿著詩詞歌賦稱“偶有新作,望與王大小姐指正”,末了,離去的時候還留下價值不菲的禮品酬謝。
二皇子放下如火如荼的皇位之爭跑到這裡來做什麼?難道就真是談談詩詞?王老太爺不信,他甚至都不相信他拿出來的詩詞真是他自己寫的,二皇子府上會寫詩的幕僚多了去了。不管真假,二皇子已經造勢成功,在捕風捉影的大批流言過後,現在王家已經被太子劃分到二皇子這一邊。
衝這一點,王老太爺就看出來了,二皇子這樣的人才,太子拿什麼跟他比啊,與其等到二皇子繼位以後秋後算賬,不如現在扶他一把。
因近來氣候潮溼,御書房裡許多書籍字畫都要趁天晴的時候拿出來曬曬以防生黴。這天,皇帝突然注意到太監們正在收拾的一副《策馬圖》,腦海裡回憶起過去在馬背上開國的崢嶸歲月,於是差人把退隱許久的王老太尉宣進宮面聖。
可能皇帝他老人家到死也壓根沒想過,為什麼那副《策馬圖》當時會那麼巧掉在他的腳底下。
人年紀大了就愛念舊,王老太尉當初在退隱的同時,不僅保住了王家,也保住了與皇上一分舊情。皇上與王老太尉執手回憶起過去同甘共苦的點點事蹟,心生感概,過去一起的夥伴現在都不在了,惟有愛卿還陪在朕的身邊,看到愛卿,朕才不會覺得寂寞。
王老太尉伏地不住痛哭,六十多歲的人,哭的就如小兒一般。
可是他心裡比誰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